•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宋清輝:兩岸合作為金磚之城帶來新機遇

2017-11-30 13: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者按:在黨的十九大之後,“金磚之城”廈門又將怎樣踏上新的征程?廈門需要如何在兩岸企業合作共贏的過程中挖掘到更多發展機遇?2017年11月25—27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受廈門市委宣傳部、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邀請,與“新時代新征程——新媒體廈門行活動”知名新媒體成員來到廈門,通過探尋申遺成功後的鼓浪嶼變化、走訪廈門自貿區等多種活動形式,建言廈門的未來經濟發展。11月27日,宋清輝在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綜合服務大廳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黨的十九大之後,廈門面臨著歷史性發展機遇,廈門應善於從兩岸經貿合作中挖掘契機,從實現更好的發展。

  以下根據採訪等相關內容整理而成,授權台灣網首發:

  廈門是我國近現代史上,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的經濟特區。作為我國一步步開放國門,一步步探索改革的見證者,廈門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今年,廈門成功舉辦了金磚峰會,被世界譽為“金磚之城”,成為中國在國際競爭中一張靚麗的名片。其實,廈門早已在對外貿易活動中,成為中國的重要名片。20年前,國務院就批准于廈門每年9月8日至11日舉辦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該交易會以“突出全國性和國際性,突出投資洽談和投資政策宣傳,突出國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突出對臺經貿交流”為主要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在兩岸交流方面,廈門有著先天的地理優勢,是眾多臺胞赴大陸工作、學習、交流的第一站。在兩岸民間交流日益密切、越顯常態化的背景下,兩岸的經貿合作交流也將為廈門帶來諸多機遇。所以在兩岸合作與交流中,廈門需要善於在兩岸企業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過程中挖掘到更多的重要發展契機,從實現更好的發展。

  十九大召開期間,廈門市市委書記裴金佳針對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發表了觀點,他表示,廈門下一步將從四方面探索打造自由貿易試驗區升級版,爭取建設自由貿易港。

  建立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對積極發展的企業能夠起到助推作用,一是能夠增強市場的有益競爭,二是能夠通過各類交流合作獲得巨大的商機,三是可以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四是有利於企業不斷創新優化,並在“網際網路+”上大顯身手。

  從國家的重視和廈門本身的定位發展來看,廈門近年來和未來五年的産業發展重點,還將繼續體現在旅遊業、會展行業以及物流産業,廈門需要從這三類行業中尋找發展機遇。旅遊業、會展業還是物流行業要做強做大,其共同點都是和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相關。

  作為大陸著名的旅遊城市,曾獲得國際花園城市、中國國家森林城市的廈門,需要做好隨時迎接海內外眾多遊客的準備。發展旅遊業不僅要以廈門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吸引遊客眼球,更需要做好生態環境保護,以此不斷提升旅遊城市的口碑;要讓遊客能夠遊覽更多的廈門風光,還需要有完善的配套交通設施,以此提升遊客們的城市體驗。

  展會作為旅遊業的一種,也需要完善環境保護和交通便捷。如果一個城市經常被霧霾籠罩,來自外海的參展商或許會感到“心累”,下一屆展會就有可能流失;在一個好的城市環境中,參展商不僅是來參展,還是一種旅遊體驗。

  重大展會舉辦之際,考驗的是一個城市的交通運輸能力。各式各樣的參展材料將從碼頭、機場、火車站等交通樞紐運送至參展地點,這要求城市的交通幹線四通八達,能夠保證參展物品及時運送到位,而不是堵在半路上動彈不得。

  在物流行業中,廈門的地位也不容小覷。作為一帶一路中,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城市,廈門在海洋對外貿易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在於港口對接中,廈門還需要通過國內的交通系統,一方面接納來自國內的各類産品,通過港口發送至海外,另一方面還要將海外運送而來的貨物,分揀之後發往國內各個城市。這些物流運輸需要品質過硬的設施保證,即需要有配套的高速公路、鐵路、水運、空運等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廈門的未來著豐富的發展機遇,但這種機遇不能等來的,需要自己去爭取,作為一座國際型開放化的城市,廈門需要繼續挖掘自身的內涵,同時提升軟硬實力。雖然廈門的發展有其特殊性,但在城市發展的普遍性上,廈門也需要像眾多城市一樣,不斷引入各行業和重點行業專業人才、強化自身人才培養、引入行業先進技術和理念、強化産學研,未來的發展機會自然會源源不斷而來。(宋清輝,著名經濟學家、台灣網特約經濟學家,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等書)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