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葉建明:國民黨的兩岸路線何去何從

2019-05-28 10:3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27日發表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葉建明評論文章《國民黨的兩岸路線何去何從》。這兩個月來,宋楚瑜、洪秀柱、王金平、郁慕明等臺灣藍營政治人物紛紛登陸,並表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文章指出,在民進黨執政導致兩岸關係緊張的背景下,上述聲音彌足珍貴,反映了臺灣民意,更反映出在大陸堅持反“獨”促統、加大推動和平統一力度之下,臺灣政界受到觸動,不得不做出回應,順應歷史大勢。

  須改變“以拖待變”舊思路

  目前,“促統”在臺灣政壇還是“敏感詞”,政治人物敢於旗幟鮮明支援統一者仍是少數。對於臺灣而言,民進黨死抱“臺獨”不放,國民黨反“獨”但拒統,仍是以拖待變的思路。由於2020大選臨近,短期內兩岸在“促統”方面取得進展的前景並不樂觀。

  不過,要看到兩岸實力對比已發生巨大變化,就會發現統一大勢不可阻擋。日前,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會見參加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全國臺企聯換屆大會的代表時,分別發表談話,引發臺灣媒體關注。汪洋主席提出,要觀大勢、明大義。大勢兩字有深意存焉,值得思考體會。尤其在當前中美衝突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美國將臺灣當作遏制中國的一張牌,反覆操弄,中方“促統”的決心只會愈加堅定。中國不怕美國出兵干涉臺海,更無懼其武力恫嚇,這一信號已多次釋放。

  5月24日,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臺灣各界人士參訪團登陸。眾所週知,新黨一向支援統一。此次赴大陸前郁慕明在臺灣的記者會上表示,新黨就是要統,就是要追求和平統一、民族復興。那麼,這次新黨訪京是否會在“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上提出其主張,值得關注。

  儘早協商有利臺灣發展

  臺灣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教授認為,“臺灣方案”將是大陸和臺灣協商的結果,並非大陸單方面授權,而是兩岸有商有量,互有“給”和“讓”的結果。

  他所揭示的大陸的包容、善意與誠意,值得國民黨各參選人重視。既然統一大勢不可違逆,與其一味拖延,不如儘早與大陸協商,在談判桌上談出一個對臺灣較為有利的方案。

  古代有個成語“刻舟求劍”,比喻時空環境變化後,人還拘泥于原先的環境,拿過去的尺子來度量現在。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亦復如是。面對內外都發生劇烈變化的環境,在兩岸關係政策上如果還是停滯不前,繼續用老一套“包打天下”,恐怕行不通了。當然,臺灣民意受到幾十年來“反共教育”的影響,對於統一抱持恐懼與懷疑,這也是現實的一部分,應該正視。但這絕不應成為國民黨消極無為,繼續“不統不獨”的藉口。有擔當的政治家,恰恰應該引領民意,將民眾帶向正確的方向。

  有報道説,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希望借“國共論壇”的機會訪問大陸,與習近平總書記見面,以確立自己的歷史地位。不過,計利當計天下利,如果國民黨在支援統一的道路上邁出紮實的一步,即便吳敦義暫時受制於民進黨當局的管制無法登陸,但日後一定有機會實現心願,兩岸中國人都將樂觀其成。(本文作者葉建明,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