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習近平總書記對臺港澳統一戰線的論述(中)

2019-03-26 07: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王建民:習近平總書記對臺港澳統一戰線的論述(上)

  三、積極努力爭取臺港澳民心與人心,始終以“大團結大聯合”作為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一節中提出,“要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的統一,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同時提出“廣泛團結聯繫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統一戰線思想同樣適用於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核心就是以大團結大聯合的思想,爭取團結更多的臺港澳同胞,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利益,並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

  早期中央對臺港澳統一戰線,主要是以做工商界、社會精英等中上階層工作為主,並取得顯著成效。但隨著歷史發展與社會變遷,涉臺涉港澳工作形勢、任務與對象發生了變化,習近平總書記逐步將臺港澳統一戰線對象擴大到做臺港澳社會各階層或廣大民眾的工作,而不再只是做上層社會的工作。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時發表的“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講話中表示,“我們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無論是誰,不管他以前有過什麼主張,只要現在願意參與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我們都歡迎”,“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讓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早日成真”。2014年5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表示,“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兩岸社會各界各階層民眾的接觸面,面對面溝通,心與心交流,不斷增進理解,接近心理距離”。這一主張與思想同樣適用於港澳地區。就是愛國不分先後,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分先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分先後,也不分黨派、宗教、階層、地域,就是要爭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加入到或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

  四、以發展與利益作為兩個基本點,強調臺港澳同胞共用國家發展機遇,增進臺港澳同胞的受益面與獲得感,作為做好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手段

  習近平統一戰線論述特別強調“要尊重、維護、照顧同盟者的利益”。表現在涉臺涉港澳統一戰線上,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臺港澳地區與祖國的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共同分享國家發展機遇。

  2014年1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週年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講話中提出,“在區域合作中拓寬澳門發展空間,增強澳門發展動力,努力實現與內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同時強調“澳門同祖國內地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繼續為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獨特貢獻,分享祖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成果。澳門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不斷加強,血濃于水的民族感情不斷昇華,愛國愛澳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2017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又明確提出,“香港同胞對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信心不斷增強,同內地人民共用偉大祖國的尊嚴和榮耀”,“特別是這些年國家的持續發展為香港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不竭動力、廣闊前景”,“大家一定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

  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在新加坡同馬英九會面時發表重要談話,強調兩岸“發揮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加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同時“我們願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明確提出“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的福祉”。

  近年來,中央對臺港澳地區經濟發展與臺港澳同胞提供許多鼓勵與優惠政策措施,就是習近平臺港澳統一戰線論述實踐的重要體現。

  五、以親情與感情為重要紐帶的臺港澳統一戰線論述

  統一戰線工作是政治性工作,但也存在利益問題或利益紐帶(物質的、精神的),也有情感因素。在涉臺問題上,習近平提出的“心靈契合”、“兩岸一家親”等重要理念,是對臺統一戰線的重要理念。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釣魚臺賓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及隨訪的臺灣各界人士時發表了“兩岸共圓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重要講話,首次明確、系統闡述了“兩岸一家親”的重要思想與理念,強調了兩岸交流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民族、同胞情感問題。習近平表示,“我們的血脈裏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熨平心裏創傷需要親情,解決現實問題需要真情”,指出了“親情”與“真情”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要性。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有著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連接、共同的願景”,“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同時,習近平強調,“要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增強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識,實現習靈契合”。

  可以説,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代背景下做好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論述,就是要高度重視同胞情,民族情,以親情、感情為重要的精神紐帶。

  六、堅持“求同存異”原則,是習近平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方法

  不論是已回歸祖國的香港與澳門,還是尚未統一的臺灣,其社會經濟政治制度與祖國大陸均存在較大差別,要做好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就要從實際出發,要重視中華文化中的“求同存異”思想,方能獲得臺港澳同胞的認同與支援,有利爭取團結更多的愛國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將中華民文化中的“合和”思想與“求同存異”思想運作到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上,是我黨統一戰線思想的新發展。

  2013年6月13日,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時發表重要談話,其中第三點強調,“堅持增進互信,良性互動、求同存異、務實進取”,並認為“求同存異,就是要本著同舟共濟的精神,發揮政治智慧,聚集和擴大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共識,妥善處理和管控分歧”。2017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中更加明確提出,“‘一國兩制’包含了中華文化中的和合理念,體現的一個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異”。

  可以説,“求同存異”成為習近平臺港澳統一戰線論述重要內容,也是開展臺港澳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手段與法寶。(王建民,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福建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