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臺灣民主進步黨徹底變成“民主退步黨”

2017-11-29 14: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地區的民主進步黨,是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在全球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下,在特定的大時代變遷下,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臺灣誕生了一個政黨,即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適應了時代潮流,又找到了反對的對象與對手國民黨,於是迅速在臺灣政壇崛起。

  我們暫不評判民進黨的“臺獨性”,不評判它從一個民主政黨變成為一個“臺獨黨”,就現代民主政治體制下的政黨屬性與發展而言,民進黨在重新掌權與實現完全執政後,迅速從一個民主進步黨變為“民主退步”黨:大開民主倒車,濫用權力,正在摧毀臺灣建立近三十年的民主價值與民主機制。

  民進黨是以強烈要求包括臺灣“立法院”、省市長、領導人等全面直選贏得選民支援,登上歷史舞臺的。如今,民進黨大權獨攬,違背民主法治精神,專權橫行霸道,甚至要廢除基層民主選舉,徹底走向了民主的反面。

  民進黨實現全面執政之後,居高臨下,不願聽取在野黨或社會各界的廣泛意見,不顧特殊歷史發展背景,專門制訂一個針對特定政黨——國民黨的法律即“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條例”,在臺當局“行政院”下自行成立“不當黨産處理委員會”,開始了對國民黨所謂不當黨産與相關組織財産的追繳及徹底清算行動,嚴重影響國民黨廣大黨工的權益。同時,民進黨還在制訂所謂的“轉型正義條例”,針對國民黨接收日本殖民統治以後的歷史進行清算,主要是清算國民黨在“228事件”與“白色恐怖”中的歷史責任,要害就是企圖否定國民黨在臺執政的正當性、合法性。日前,民進黨主導、“立法院”通過的“政黨法”,表面上是規範政黨秩序,實際上是要通過這一“立法”,與“黨産會”一起繼續壓制國民黨的發展。民進黨一直在校園紮根,派駐代表,發展青年志工,將校園徹底“綠化”,如今卻“立法”限制政黨在校園、機關等設立黨部,就是針對國民黨企圖重新進入校園培養青年人才進行了防範。《聯合報》社論直言,臺灣的“政黨法”旨在方便民進黨透過“政黨法”管理其他政黨,整肅“前執政黨”,然後堂而皇之開創民進黨“一黨獨大”時代。

  特別是,為了剷除國民黨在基層僅有的一點政治勢力,民進黨不惜違背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又開始向水利會下手。目前臺灣有十七個水利會,四個為民進黨掌控,多數為國民黨掌控,這是國民黨重要的基層社會政治力量,民進黨一直希望取而代之。在無法用民主選舉方式取而代之之後,民進黨便企圖直接通過官派方式剷除國民黨的殘余勢力。日前臺當局“行政院”主導通過“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修正案,決定將自治性的水利會改為公務機構,於是未來不再進行直接選舉,而是改為“官派”,實際上主要是民進黨指派,民進黨就可以完全收編水利會。同時,民進黨還企圖將各縣市鄉鎮基層選舉這一台灣民主的基石廢掉,改為“官派”,以便徹底剷除國民黨的“殘余勢力”。可以説,民進黨在野時,爭取一切選舉直接選舉,在當政後則盡可能將不易獲得勝選與資源的選舉改為“官派”,完全走向了民主政治的反而。

  不僅如此,民進黨以“轉型正義”為名的政治改革,其所作所為則是“只有轉型,沒有正義”,許多法律與政策的制訂均是有特定政治目的的,是針對特定對象的。不僅“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産條例”是針對特定政黨,並追溯既往。在日前通過的“政黨法”中特別明訂:曾因內亂外患、貪污罪及組織犯罪防治條例等經判刑確定,不得擔任政黨負責人。這一規定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是針對中華統一促進黨的。該黨是唯一公開支援“一國兩制”方式實現和平統一的臺灣知名政黨,總裁張安樂曾被指控組織“竹聯幫”及組織討債(早已過了法律追溯期),早被民進黨等“臺獨”勢力視為眼中釘,日前檢調機構等正在針對張安樂等所謂接受大陸“金援”與涉組織犯罪進行偵辦。另外,該法還對所謂的“一人政黨”、“僵死政黨”或“未有實際運作政黨”可予廢除,完全是威權思維,也是反民主的。依這個“政黨法”,未來國民黨再起更為困難,小黨更難以生存,唯一有利的就是民進黨,讓民進黨“一黨獨大”,成為臺灣再無競爭對手的“萬年政黨”。可見,民進黨在全面執政後,以掌握的“立法院”多數席位,針對特定政黨制訂相關規定,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與手段,則早將法治、民主、人權拋到腦後。

  民進黨不顧法治與民主精神,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為介入與掌控“國語日報”,依董事會不依照教育主管部門的“指示”修改章程,強行解散選舉産生與正常運作的董事會,自行任命董事長,企圖直接接管民間組織機構。民進黨真是大膽妄為,無法無天。這是對臺灣民主政治的最大污辱與反動。

  馬英九執政時期,民進黨與激進勢力高舉“反黑箱”大旗,大力攻擊國民黨執政時的民主運作機制,將民主政治最集中表現形式的議會代議制與正常民主決策視為“黑箱作業”,不透明,不公開,要求公民直接參與,要變為民粹政治。

  民進黨靠著高舉公民參與及“反黑箱”大旗,終結了國民黨政權,登上了歷史舞臺。然而,民進黨上臺執政後,實現了完全執政,但在政治運作與民主參與問題上,卻大玩“黑色政治”,大搞“黑箱政治”。決策是否需要公民參與,是否要公開透明,根據民進黨的政治需要決定。

  在審查“課綱”問題上,民進黨當局讓知識非常有限的中學生參與審查是否需要修改課綱及其內容,完全違背了常識,違背了代議民主政治精神。但在推動“中正紀念堂”所謂“轉型”問題上,臺文化主管部門卻以“審議式民主公民討論”,卻採取限制性招標方式,剝奪了其他競標者的權益,結果由助推民進黨登上權力之巔的“太陽花學運”主力之一的“沃草公司”得標。這哪是民主,這完全是投桃報李,是利益交換,是利益輸送,是綠營的政治交易。

  針對外界的質疑,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鄭麗君公然表示,藝術文化方面的採購常採取限制性招標,只限網路報名,卻標榜“是為了照顧多元性”。可見,民進黨當局承認是限制性招標。事實上,民進黨執政後,掌握了一切大權與資源,將許多政府採購的巨大利益以不同名義交由綠色媒體與機構,達到利益輸送與利益共用。如果是國民黨執政,採取同樣做法,你看民進黨會如何抗議,如何發動群眾,絕對讓國民黨這一決策無法推動與落實。這就是霸道的民進黨,這就是一貫採取雙重標準的民進黨。

  在今天的臺灣,是不是民主,是不是公平,是不是公開與透明,不是依制度、法律為準,而是依民進黨的標準為準,依民進黨的標準確定。可見,民進黨不僅徹底變為“民主退步黨”,而且變成一個十分霸道的民粹政黨。這是民進黨的悲哀,也是臺灣民主政治的悲哀。(作者:王建民 劉釗訊,王建民,係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劉釗訊,係重慶兩岸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