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鄒夢瑩:臺生為何熱衷於大陸求學就業

2017-11-29 11: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交往的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臺灣學子看好大陸。(資料圖)

  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交往的逐漸加深,越來越多的臺灣學子看好大陸,選擇大陸作為其學習及施展才華的平臺,赴大陸讀書已成為臺灣青年世代的新選擇。在大陸的學習生活面臨的問題,及取得了大陸學歷、學位後面臨的就業問題,成為兩岸民眾關注熱點。

  大陸發展對臺生吸引力增大

  隨著兩岸文教交流不斷深入發展,臺灣學子赴大陸高校求學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關係持續穩定發展,互動漸趨頻繁,交流速度加快。從經貿領域逐漸擴展到社會、文化甚至政治領域,造就了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良好局面,既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為兩岸同胞逐漸減少誤解、密切感情、增加認同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試圖透過各種方式了解大陸。在此情形下,“留陸”正漸漸取代“留美”,成為臺灣學子認識大陸的新選項。

  兩岸綜合實力差距快速拉大。自上世紀90年代起,大陸經濟保持持續快速發展,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焦點,其創造的無限機會吸引了全球的資金和人才,也為臺灣學子提供了充滿誘惑力的選擇和機會。反觀臺灣,在國際大環境不佳以及自身經濟結構問題日益突出的情形下,臺灣島內經濟持續低迷,薪資水準不斷倒退,最終造成資金人才的嚴重外流及産業空洞化。同時,臺灣自90年代以來的高等教育擴張使大學的錄取率逼近100%,教育資源的供過於求衍生出教育品質退步、文憑貶值和就業困難等後遺症,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不得不離開臺灣尋找機會。根據臺灣TVBS于2015年3月公佈的“臺灣青年西進大陸就業民調”結果,臺灣20至29歲年輕人中,高達56%認為“大陸的薪水比臺灣來的高”,約三分之一想到大陸發展。在海基會舉辦的臺生座談會上,也有不少臺生表示,“臺灣的‘池塘’不夠大,享受‘小確幸’的終點就是在家終老”,而大陸最吸引他們的地方便是,“同一行業,大陸的薪資待遇及發展空間都要遠高於臺灣”。

  大陸不斷推出惠臺舉措。大陸早在1985年就已開放高等院校招收臺灣學生,自2005年起,大陸進一步推出多項臺生到大陸就讀的優惠政策: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與大陸學生按照同等標準收費;對招收臺灣學生的大陸高校和科研院所給予專項補助;專門設立“臺灣學生獎學金”,對象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覆蓋率超過30%;2010年宣佈“學測”成績達到頂標級的臺灣學生可免試申請大陸205所高校(含82所二本大學),2011年進一步放寬標準至前標級,大大簡化了臺生申請程式;2013年10月又宣佈臺生可自願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並與大陸學生按同等標準繳費,由當地財政為臺生“醫保”提供支援,解決了臺生在陸就醫問題。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