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孫晉蔚:2018台灣縣市選舉的島內政局背景

2017-11-27 10: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吳敦義把打贏2018年縣市選舉視為國民黨重返執政的關鍵戰役和階段性目標,並立下“不惜一切要贏”的軍令狀。(圖片來源:網路)

  華廣網26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孫晉蔚的評論文章中指出,2018年臺灣縣市選舉既是民進黨當局的“期中考試”,亦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展現政治實力的契機。選舉結果直接牽動著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盤勢。無奈綠營執政不力,藍營狀態低迷,為撲朔迷離的選情蒙上一層陰影。

  全文內容如下:

  2018年臺灣縣市選舉既是民進黨當局的“期中考試”,亦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展現政治實力的契機,選舉結果直接牽動著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盤勢。無奈綠營執政不力,藍營狀態低迷,為撲朔迷離的選情蒙上一層陰影。

  一是民進黨當局執政不力。蔡英文上任後大搞政治鬥爭,強行主導“轉型正義”、“司法改革”,追繳國民黨黨産,引發民眾強烈不滿。民生政策怨聲載道,“一例一休”懸而未決,“前瞻計劃”引發質疑,“新南向政策”未獲青睞。“柔性臺獨”政策嚴重破壞兩岸關係,兩岸紅利得而復失,激發民怨。國際處境更加邊緣化,多個國際組織拒絕參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相繼“斷交”。多家民調顯示,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由68%大幅下滑至30%左右,對民進黨的認同度也由30%下降到26.3%,不認同度大幅上升。

  二是民進黨縣市執政不佳。臺灣《遠見雜誌》6月公佈“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顯示,綠營縣市長排名整體倒退,12位縣市長的平均滿意度跌至59.5%,未守住去年60.0%的及格分數;施政分數也退步0.42分,不滿意度增加1.9%。臺灣《天下雜誌》9月的調查結果驗證了這一趨勢。除了縣市長施政不力原因外,民進黨執政拖累是重要因素,島內強烈的批評氛圍肯定給綠營地方執政蒙上陰影。由於蔡當局“爛攤子”很難改變,民進黨地方選舉或將遭到更大衝擊。

  三是國民黨尚未走出低谷。儘管民進黨執政敗象盡出,發展勢頭受挫,但是國民黨並未從中獲益,也未能將民眾不滿轉化成己方支援。雖然吳敦義就任國民黨主席後,對營造氣氛、提振士氣等有一定作用,但成效不大。國民黨長期累積的理念喪失、組織渙散等問題依然根深蒂固,未給民眾展現出國民黨痛定思痛、浴火重生的希望。多家民調顯示,國民黨一年多來的總體支援度都在20%上下,“算是國民黨史上最低迷的時刻”。亮眼的是,吳敦義把打贏2018年縣市選舉視為國民黨重返執政的關鍵戰役和階段性目標,並立下“不惜一切要贏”的軍令狀。國民黨籍縣市長表現不錯,整體滿意度、施政滿意度雙雙增加,有4位首長進入前10名。國民黨在中北部縣市的基本盤尚在,民進黨在嘉義市、彰化縣、宜蘭縣等執政太差,為國民黨重回執政增添了可能性。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