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分析:國民黨走出低谷的真正關鍵在路線

2017-06-06 13: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針對國民黨的選舉結果,華廣網6日刊載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周忠菲的評論文章指出,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所顯示的意義是複雜的。雖然藍營的基本盤還有45%,但國民黨並沒有擺脫低谷的境地。國民黨未來能否重新執政,成敗關鍵在島內、在國民黨內部。只有落實與深化“九二共識”的基礎,才能體現國民黨對統一的政治信仰,以顯示國民黨未來的走向。

  評論摘編如下:

  2016年民進黨上臺執政和國民黨成為在野黨後,臺灣政局沿兩個方向發展:執政黨方面,民進黨以“打壓”、“翻盤”和“擺脫大陸”等多種政策手段背靠美日,在兩岸關係根本性質這一“未完成的答卷”上給出了以實際行動對抗大陸的“答案”,其“親美媚日抗中”立場顯示“臺獨”之心不死;在野黨方面,國民黨何時能夠走出低谷?國民黨是否還能抓住機會?國民黨將面臨什麼樣的命運?

  5月20日民進黨執政滿一年,蔡英文支援度跌到30%左右的 “民調死亡交叉口”,吳敦義以52.4%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這次主席選戰中,吳敦義團隊難得一見地顯示了國民黨“組織戰”的實力,一舉實現選舉前就定位的第一輪選票過半的目標,這與2016年國民黨主席選舉稀稀拉拉的冷清場面,反差明顯。

  從此,國民黨將避免分裂、擺脫選後的困擾嗎?國民黨能夠像馬英九表示的“敦義兄,我們能夠真正把黨救回來”那樣嗎?其實,吳敦義當選國民黨主席,很難一勞永逸地解決國民黨的發展方向問題,因而也很難帶領國民黨走出低谷。這裡就國民黨的未來,提幾個可討論的觀點:

  其一,到目前為止,敗選後的國民黨對自己的政治前途、歷史使命是否有過認真的討論?以“九二共識”為例,在兩岸政治與經濟的互動中,國民黨可發揮的功能究竟是作為兩岸關係的“防火牆”(比如宣稱兩岸關係“只經不政”等),還是作為促成兩岸達成和平協議的“粘膠劑”?這在實質上,關係到是否堅持一個中國。

  其二,國民黨要維持“百年老店”,就要有堅持傳統政治路線、鞏固政治基礎的底氣,如此才能應對執政沉浮,繼續前進。目前暴露的諸多問題,説明泛藍的關鍵不在於能否整合,而在於國民黨的核心能否把好舵、不迷航,不與民進黨沆瀣一氣,不企盼“臺獨”給予的一官半職,也不畏懼美日勢力的威脅與利誘。

  1995年以來,李登輝推行的“本土化”路線影響惡劣,但洪秀柱現象説明兩岸關係是剪不斷的,大陸的影響力已經跨越海峽。這一前提決定了中國國民黨不可能完全蛻變為“臺灣國民黨”。而民進黨的提前跛足、兩岸關係的停擺,這些清楚的事實理應起到鼓勵藍營人士堅守中國國民黨本色與氣節的作用。如果國民黨的新團隊不識此變局,繼續耽迷于所謂既能夠保持與民進黨“不明不白”的關係,又能夠依靠言不由衷的“一中各表”換取大陸政治上仍然“照單簽收”,這種迷思的結果可能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其三,國民黨主席選舉之後,新團隊如果再犯上述政治幼稚病,島內其他政治力量就可能抬頭,臺灣政治生態會進一步變化。其中一種可能是,經過整合的臺灣大小政黨擔當起影響臺灣政治、經濟、社會發展,對民進黨進行制衡的責任。面對民進黨無法穩定島內政治、難以長期執政的現實,國民黨不會消亡,還將繼續存在下去。但新團隊在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一中問題上,唯有旗幟鮮明、放棄模糊,才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才能領導國民黨。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所顯示的意義是複雜的。雖然藍營的基本盤還有45%,但國民黨並沒有擺脫低谷的境地。本文認為,國民黨未來能否重新執政,成敗關鍵在島內、在國民黨內部。歷史證明,2012年以來國民黨兩岸關係路線的動搖,是其執政失敗的關鍵。對此認真檢討,才有落實與深化“九二共識”的基礎,才能體現國民黨對統一的政治信仰,以顯示國民黨未來的走向。新團隊應該討論何種政治路線能夠長久贏得兩岸民眾的支援,這是國民黨走出低谷的真正關鍵。(本文作者為上海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