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學者:“文化臺獨”讓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2016-06-23 10: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的文章分析指出,情勢很清楚,面對綠營執政,大陸不僅不允許臺灣搞“法理臺獨”,也不可能通融臺灣往“柔性臺獨”的方向去切香腸,任由“文化臺獨”的作為蔓延。民進黨的“文化臺獨”只會讓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評論摘編如下:

  新當局上臺轉眼間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兩岸之間還是一個“冷”字了得。儘管上至臺灣地區領導人辦公室下至陸委會,都採取軟調子訴求,表示會“我説到做到”地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不會停止聯繫溝通的動作,會促進更多的交流與協商。但是,聲聲呼喚之餘,海基會的傳真機卻一直沒響。

  種種跡象顯示,大陸方面的態度很清楚堅定,那就是“九二共識”或“兩岸一中”是官方往來的通關密語,沒有通關密語,恕難開門迎客。事實上,除了關注通關密語之外,大陸方面的“聽其言,觀其行”,已進一步擴及到“文化臺獨”和“柔性臺獨”的面向。

  稍稍瀏覽一下最近一段時間大陸媒體對新當局的評論就會發現,大陸很在意新當局帶有“文化臺獨”意涵的舉措,特別是歷史課綱微調的事件。當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一上臺就迫不及待地廢止課綱微調之時,大陸媒體立即涌現批判聲浪。但是,新當局卻老神在在,置若罔聞,仍然經由“行政院會”迅速拍板定案,確定廢止課綱微調。

  大陸方面對這種舉措的解讀是,新當局果然言行不一,表裏有異,不值得信任。在大陸眼裏,新當局儘管嘴巴上説要致力改善兩岸關係,不挑釁,沒意外;實際的行動,卻是透過推動“文化臺獨”,意圖製造更多媚日、親美、反中的年輕世代,為永遠割裂兩岸鋪路。各種帶有善意的説詞,只是用來包裝“柔性臺獨”的居心罷了。

  更糟的是,臺當局“行政院長”林全在回答“立法委員”質詢時,居然説慰安婦有的是被迫,有的是自願。雖然,他事後對原先説法做了修正,也表示願意道歉,但是,大陸網友已經炸了鍋,認為原先的説法才代表綠營真正的心聲,新當局“臺獨”本質已可定論,不必再“聽其言,觀其行”了。

  可怕的是,臺灣官方和媒體不把大陸的民意風向當回事兒。新當局如果真的想要維持兩岸現狀,乃至於進一步改善兩岸關係,就不能自欺欺人,假裝看不到,聽不見。

  情勢很清楚,面對綠營執政,大陸不僅不允許臺灣搞“法理臺獨”,也不可能通融臺灣往“柔性臺獨”的方向去切香腸,任由“文化臺獨”的作為蔓延。

  除了等候“九二共識”或“兩岸一中”的通關密語之外,“文化臺獨”和“柔性臺獨”已經進入大陸對臺工作的觀察清單,左右著兩岸關係的冷暖進退。潘文忠這樣的舉措和林全這樣的言論,只會使兩岸之間猜忌更深,冷上加冷。(龐建國 作者係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