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臺灣的經濟被誰綁架?

2014-04-08 08: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4月8日報道,臺灣反服貿學生長期攻佔“立法院”,330大型活動結束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反服貿聲音。究竟大陸在服貿協議中對臺灣做出怎樣的讓利?如果服貿不過,會對臺灣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創傷?日前,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兩岸經濟問題專家王建民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表示,大陸對臺讓利非常明顯,如果服貿協議不過,最終受傷害的不是大陸經濟而是臺灣經濟。臺灣的“鎖島”政策只會縱容經濟的衰落,只有開放參與經濟整合,臺灣經濟才有新出路。

  服貿協議對臺讓利非常明顯

  王建民表示,服務貿易是ECFA一部份,大陸對臺灣的讓利可以從簽署ECFA協議開始。從ECFA中的“早收計劃”,大陸就對臺灣有非常明顯的讓利,比如大陸對臺灣開放了很多方面,而臺灣只對大陸開放了非常有限的部分。就農産品來説,大陸單方面對臺開放,有一部份還是零關稅。

  王建民表示,大陸在此次服貿協議中對臺灣做出了很多的讓利,這點臺灣的企業家最清楚。總體説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大陸對臺灣開放的項目在世貿組織WTO的規則基礎上,開放的程度超出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之下,臺灣對大陸開放的層次大多只是我們取得了其他國家已經取得的待遇。從開放的數量可以看出,大陸對臺灣的讓利非常多。大陸開放80項,臺灣64項。表面上是80比64,但事實上臺灣有27項是以前開放過的,所以服貿協議中真正對大陸新開放的只有37項。而大陸對臺灣開放的項目中很多是從未對外開放的,比如電子商務,臺灣可以在大陸持有超過50%的控股比例。

  第二,臺灣對大陸開放的服務行業競爭力比較強,同時還對大陸設置了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比如金融業方面,有些參股20%,有些甚至只能參股15%。再者,勞動力方面不對大陸全部開放,只是開放了有限的技術管理人員。因此有反服貿民眾説服貿協議會衝擊臺灣的就業,這只能説臺灣人民沒有真正地了解兩岸服貿合作的規則。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