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高成:民進黨“兩國論”本質未變

2014-04-04 08:1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4月4日發表評論説,馬英九同意將“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提出的版本“臺灣與中國締結協議處理條例草案”引發爭議。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民進黨團提出的版本名稱正好證明長期以來主張兩個國家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王高成表示,民進黨對於兩岸的基本立場向來沒有改變,一直都是“臺灣與中國”、“一邊一國”的兩國觀點,只是因為近年來民進黨發現兩岸不得展開交流,所以去年可以看到謝長廷二度訪問大陸,民進黨內也針對兩岸關係作出討論、發表一些善意的言論,甚至有凍結“臺獨黨綱”的看法,但這些作法其實都只是技術性的調整。

  他指出,大陸本來就希望民進黨在兩岸政策的立場能夠有所改變,所以去年民進黨針對兩岸政策作出一些技術性調整時,大陸便歡迎、釋出善意,可是這次民進黨團提出的版本名稱,正好讓大陸清楚了解到民進黨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對於大陸國臺辦日前回應,指民進黨團提出的條例是企圖將“一邊一國”塞入其中;需對民進黨示警,不能逾越兩岸關係底線。

  王高成分析,大陸的反應,似乎意味著對民進黨發出警告,也就是説,未來2016年大選若是民進黨取得執政、而且還是採取“兩國”的立場,恐怕無助於未來兩岸關係的交流與和平發展。

  他分析,過去5年多來因為兩岸交流順暢,讓具有“反中意識”形態的人訴求難以形成氣候;這次反服貿抗議持續至今出現“反中”言論與情緒,是因為這次的抗議群眾基本上由兩種不同態度的人組成,一是對服貿協議不清楚的人,另一是“反中”的意識形態者,但這不代表臺灣多數民意,臺灣大多數民眾仍肯定、認同兩岸交流、和平發展的需要與重要性。

  王高成表示,這次反服貿抗議事件,一定會對兩岸關係發展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除了顯示反中意識形態的人一直存在之外,也無法否認部分臺灣民眾仍對兩岸交流有些潛在的疑慮,因此未來兩岸交流時,馬當局必需加強説明、溝通,盡力消除人民對兩岸交流的疑慮;大陸方面也有必要讓臺灣民眾了解交流純粹是出於善意,才有助於兩岸交流和平發展的正面效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