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觀察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的八個重要指標

2014-01-21 09: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成為各界觀察未來民進黨發展及與大陸互動的重要問題,而且是一個長期性的重大問題。華廣網20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分析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的八個重要指標。

  全文內容如下:

  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成為各界觀察未來民進黨發展及與大陸互動的重要問題,而且是一個長期性的重大問題。那麼,如何判斷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調整及其調整程度?這裡有八個重要觀察指標,而且可以分為不涉政治性問題的低層次調整與涉及政治性問題的戰略性調整兩個方面來看。

  不涉及政治性問題的低層次大陸政策調整指標有四個。一是民進黨會不會真正善待陸配、陸生、陸客與陸資。民進黨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中提出要營造關於陸配、陸生、陸客的友善環境。這是一個積極的大陸政策調整動向。問題在於民進黨會不會真正調整,會不會上述主張落到實處,會不會配合修法,取消對陸配、陸生、陸客的不公平與歧視性待遇,才是觀察的重要標誌。

  二是民進黨會不會改變“仇中”、“恐中”與“反中”的心態。民進黨要與大陸發展關係,證明自己有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關鍵之一在於能不能改變與調整“仇中”、“恐中”與“反中”的立場與態度,不再有冷戰思維,不再將馬當局推動的兩岸政策視為“親中賣臺”,不再將大陸視為臺灣安全的“威脅”,不再將大陸視為敵人,而是對大陸採取平和、理性與務實的態度。

  三是民進黨會不會對兩岸關係尤其是兩岸經貿關係從“負面論述”轉變為“正面論述”。民進黨一直消極對待兩岸關係發展,尤其是將兩岸經貿合作污名化與政治化,認為兩岸經貿合作對臺灣造成種種不利影響與衝擊,甚至將臺灣出現的經濟社會問題歸因于兩岸經貿合作,從來沒有積極客觀看待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與經貿合作對臺灣的正面意義。未來民進黨會不會正確、理性、客觀地看待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與兩岸經貿合作,會不會不再“反陸資”,不再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及未來將要簽署的兩岸貨物貿易協議,是觀察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的重要指標。

  四是民進黨會不會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參與者,而不是成為阻礙者與破壞者。民進黨一直扮演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阻礙者與破壞者角色,一度成為“麻煩製造者”。未來民進黨是否能夠不再阻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參與者與維護者,也是觀察民進黨大陸政策調整的重要指標。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