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蔡斌:民進黨正在一步步磨掉臺灣民眾的耐心

2014-01-21 07: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繼公佈“2014對中檢討紀要”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14日接受了臺灣媒體的專訪,雖然“海灘之鷗”、“中國加一”、“既堅定又靈活”之類的“新鮮説法”層出不窮,卻依舊彈的是“臺獨”的老調調。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15日直言“民進黨穿‘臺獨’的老鞋,走不出兩岸關係的新路”。回顧該黨2012年敗選後在兩岸政策上的無數次“欲説還休”與“虛多實少”,相信大多數臺灣民眾一定很想在經歷過無數次夾雜著“希望”與“失望”的迴圈後感嘆一句:民進黨,你正在一步步的磨掉我們的耐心!

  “死衚同就是死衚同”

  民進黨1月9日公佈“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但這部“開年大戲”卻因“獨話連篇”而飽受兩岸主流民意及黨內“交流派”的批評,大家無不對民進黨半年來耗盡人力、物力、財力得出的這個“沒有結果的結果”大感失望。或許是意識到了這點,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又于1月14日接受了臺灣“中央廣播電臺”的專訪,試圖就這個紀要做些“解釋”,卻依然於事無補,只是又一次印證了民進黨的“臺獨”步伐始終如一。

  蘇貞昌在專訪中以“海灘之鷗”比喻兩岸關係説“海灘上有一隻鳥在走,人不要去抓,它就不會走;若要抓,它就飛走”,隨後他又從“海灘之鷗”延伸為“中國加一”,稱“不要限制住臺灣的國際空間,臺灣與中國一起在世界上,就是‘中國加一’”。這樣明顯的“一中一台”的表述,無法不令輿論譁然。

  2008年以來,兩岸互信逐步加強,中華臺北先後作為觀察員或特邀嘉賓參加了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大會等活動。充分證明大陸在臺灣參與國際組織問題上,一直踐行著“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的務實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的承諾。而蘇貞昌卻企圖偷換概念,把臺灣無權加入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稱作是大陸在“限制”、“打壓”,這種無視大陸友善、煽動臺灣民眾對大陸敵意的做法,是對兩岸和平發展赤裸裸的綁架,既無法抓住兩岸關係的論述權,更不能啟動民共交流。

  蘇貞昌在這次專訪中拋出了好多“抽象概念”,本意是要為“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辯護,卻無奈“新鮮詞彙”的瓶子裏裝的還是“臺獨”的“老酒”。他稱紀要是“堅持的更堅持,靈活的更靈活”,但看在兩岸大多數民眾眼裏,只有其對“臺獨”的更加堅持,與大陸交流的誠意與“靈活”卻無從得見。兩岸真的能像“海灘之鷗”一樣“各走各路”嗎?這符合事實與兩岸主流民意嗎?如若如此,民進黨大張旗鼓地討論兩岸政策又是何苦來哉?蘇貞昌在專訪中稱“臺獨黨綱在整個歷史過程中已經過去,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早已獨立。就像我是男人,不需要天天説我是男人”,其掩耳盜鈴竟然已至如此地步!無怪乎謝長廷要大嘆三聲“恨鐵不成鋼”!

  更引人注目的是,蘇貞昌這次接受專訪選擇的是島內面向大陸廣播的臺灣“中央廣播電臺”,其要將自己的“臺獨”主張向大陸喊話的意圖十分明顯。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14日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中接受媒體詢問時指出:民進黨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是其與我們建立正常交流基礎的關鍵癥結所在。關於民進黨所謂檢討紀要和民進黨的有關表述,我想指出的是,穿“臺獨”的老鞋,走不出兩岸關係的新路。事實已經證明,“臺獨”是一條死衚同,無論挂上什麼樣的路牌,死衚同就是死衚同。

  曾經的“努力”竟是為何?

  回顧“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的初衷,不就是為了促成民進黨與共産黨的交流嗎?如今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了“臺獨”原點,既沒有提出結論,也沒有指明方向,民進黨這半年多的“折騰”又是為了什麼?難道不是為了重新在臺灣執政?不是為了抹去臺灣民眾心中對其固有的“臺獨黨”的烙印?

  曾幾何時,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之聲甚囂塵上,是因為民進黨已經連續兩次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失去多數民眾的選票,是因為民進黨內越來越多人認為兩岸政策是其再執政的主要罩門,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島內主流民意厭倦了“統獨”炒作和“臺獨”冒險,希望兩岸和平發展。只是,民進黨難道沒有意識到,每一次“只打雷不下雨”的兩岸政策調整動作,只是在一次次地強化臺灣民眾心中對其“臺獨”本質的認知?民進黨既想消除臺灣民眾對其兩岸政策的疑慮,同時自己卻又顧慮重重,擔心動了“神主牌”動搖“黨本”,再加上“兩個太陽”蘇貞昌與蔡英文圍繞2016大位展開的權力之爭增加的若干絆腳石,想要像蘇貞昌説的“既堅定又靈活”,這種“兩面都想討好”的事情可能發生嗎?

  蘇貞昌在14日的專訪中表示,外界總認為要看民進黨宣佈統一、放棄“臺獨”才是新意,“省點心思吧,不要老在這邊打轉”。但有媒體立即反駁説,民進黨這幾年挖空心思、企圖東山再起,卻“諱疾忌醫”、不願去“獨”,還搜腸刮肚地炮製各種模糊概念,以矇騙不知就裏的民眾;一個沒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與島內主流民意背道而馳的政黨要登上執政舞臺,才真的是應該“省點心思吧”!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