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從“福州共識”探討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趨勢

2014-01-03 09: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德2日在華廣網刊文,從“福州共識”探討未來兩岸關係之發展趨勢。

  全文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于2013年4月在博鰲會見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時表示,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合作,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毋庸置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全世界中華兒女的引領期盼之目標,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華民族復興息息相關。由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文化院主辦,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承辦的第一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于2013年11月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以“探討中華文化、凝聚發展共識”為主題,邀集兩岸四地文化界知名人士,探討中華文化發展方略,最後達成關於中華文化發展方略的“福州共識”,為中華民族與文化的復興,提供創新的構想與方向。職是之故,茲就“福州共識”探討未來兩岸關係之發展趨勢,舉其犖犖大端分述如下:

  一、“福州共識”為中華文化傳承發展勾勒出未來藍圖

  “福州共識”第一項:由於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兩岸四地同胞共存共用的精神家園,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繁榮復興提供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福州共識”第二項:兩岸四地同胞的共同願景是中華民族復興,共同承擔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天職,肩負著創新發展中華文化的神聖使命,理應攜手並肩,共同應對國際文化的競爭挑戰。

  近年來,兩岸在“九二共識”確立的政治互信基礎上,開展多方位交流合作,不斷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通力合作。未來一段時間,兩岸仍將重點開展經貿與文化交流,不斷為開展政治對話與協商創造條件。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于2013年4月出席臺北舉辦的“汪辜會談”20週年時指出,兩岸關係客觀存在著政治分歧,這幾年的發展已經碰觸到政治難題,如未能予以妥善處理和解決或部分解決,還將制約兩岸關係的發展。事實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之不易,但仍存在一些困難與問題,須投入更多心力才能克服挑戰。兩岸可以運用中華傳統文化基礎,思考如何解決困難與問題,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福州共識”有助於強化兩岸的中華文化認同,併為解決兩岸問題提供新思路

  “福州共識”第三項:兩岸四地文化同根同源,各具特色,彼此間的文化交流合作應秉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原則,不斷擴大交流合作範圍,深化交流合作內涵,豐富交流合作形式,完善交流合作機制,努力形成“資源共用、優勢互補、互惠共贏、共同發展”的局面,深化兩岸四地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中華文化之凝聚,促進中華文化之認同。“福州共識”第四項:正視衝突、加強融合是中華文化應對世界大勢之道。中華文化應保持民族性、展現包容性、賦予時代性,廣泛吸收世界文化的優秀成果,不斷拓展中華文化的時代內涵。

  目前,在兩岸尚未找到化解政治分歧的有效辦法之前,兩岸擴大文化交流與合作,有利於消除誤解,增加臺灣民眾對大陸的理解、認同,減少、壓縮“臺獨”勢力操作政治議題的空間。

  現在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互信,雙方可以通過中華文化來形成更緊密的聯結。兩岸可透過文化領域各層次交流,強化對中華文化之認同,兩岸文化融合逐步形成,臺灣民眾對於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認同感逐步加強,“臺獨”意識將會日益淡化。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