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對外經濟合作成臺灣2013經濟亮點

2013-12-20 09:0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18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2013年是臺灣對外經濟合作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年,有助於改善臺灣經濟邊緣化危機,但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依然眾多,臺灣當局仍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排除政治因素干擾,加快經濟改革與開放步伐,以擴大對外經濟合作,推進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進程。

  全文內容如下:

  2013年,儘管臺灣經濟不景氣,經濟、民生問題眾多,但臺灣在推進對外經濟合作及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取得許多重要進展,成為難得的經濟發展亮點。

  除了與大陸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外,一年來,臺灣當局加快推進對外經濟合作,在堅持“多方接觸、逐一洽簽”的原則下,積極爭取對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取得重大突破,先後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署了類似FTA的經濟合作協定。2013年7月10日,臺灣地區與紐西蘭簽署《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與紐西蘭經濟合作協定》(簡稱ANZTEC),這是臺灣與發達經濟體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是臺灣地區對外簽署的第五個FTA,也是馬英九執政後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不包括ECFA),開放範圍廣泛,包括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政府採購等,尤其是包括農産品在內的貨物貿易降稅範圍大,並於2013年12月1日正式生效。

  11月7日,臺灣地區又與新加坡簽署《經濟夥伴協定》(ASTEP),這是臺灣地區與東盟首個成員及重要貿易夥伴簽署的一個重要自由貿易協定,主要內容包括一般自由貿易區所涉及的貨物貿易、原産地規則、服務貿易、爭端解決、智慧財産權、關務程式、技術性貿易障礙(TBT)、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SPS)等,還納入了WTO尚未涵蓋的競爭、投資、政府採購、電子商務等內容,屬高標準、高品質的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臺灣方面對新加坡貨物降稅進程分5年、10年與15年等三階段進行。其中,協定生效後,83%的貨物(農産品1196項、工業産品6218項)立即將為零關稅;571項農産品分5到15年降為零關稅,897項工業産品分5到10年降為零關稅,最終臺灣方面將有99.48%的産品降為零關稅,只有稻米等40項産品排除在外,新加坡對總計8928項臺灣地區農工産品全部實施零關稅。這一經濟夥伴協定的簽署,對促進臺灣地區和新加坡雙邊及與東盟經貿往來具有重要意義。臺灣地區還正在加快與印尼、菲律賓等國家或地區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

  同時,臺灣當局積極推動加入多邊自由貿易協定或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其中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CP)作為兩大對外經濟整合發展戰略。馬英九甚至表示“這是臺灣經濟生死攸關的事情”,“務必明年(2014年)2月準備就緒”,為此加快推進經濟改革,建立旨在走向全面開放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遊説相關國家支援臺灣地區加入TPP與RECP,其中TPP以2015年為談判目標,以加快推進臺灣地區參與國際區域經濟整合進程。

  2013年,臺灣在雙邊經濟合作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除與美國展開雙方“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復談、啟動與菲律賓協商漁業協定外,還與日本簽署了一系列重要經濟合作協議。2011年臺灣方面與日本簽署“投資協議”後,2013年雙方又簽署了多個經濟合作協議。其中,4月10日,臺灣方面與日本舉行了第17次漁業會談,並簽署延續數年的“漁業協定”,臺灣漁民作業範圍擴大了1400平方海裏(約4530平方公里);11月5日,臺灣地區又與日本又簽署了“電子商務合作協議”、“優先權證明文件電子交換合作備忘錄”、“藥物法規合作框架協議”、“鐵路交流及合作備忘錄”及“海上航機搜索救難合作協議”等5項協議。同時,臺灣方面與日本都強調將進步推動商洽金融監管、租稅、關務和服務貿易等相關協議以及為簽署自由貿易協議(FTA)創造條件。可以説,臺灣地區與日本的經濟合作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不僅簽署了多個經濟合作協議,日本企業對臺投資也呈現顯著增長態勢。

  另外,2013年,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兩岸政治互信增進的背景下,臺灣還以國際民航組織貴賓身份參加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這是臺灣地區參與國際經濟組織的一個重大進展。

  可以説,2013年是臺灣對外經濟合作取得重要突破的一年,有助於改善臺灣經濟邊緣化危機,但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依然眾多,臺灣當局仍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排除政治因素干擾,加快經濟改革與開放步伐,以擴大對外經濟合作,推進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進程。(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