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臺灣有望成為又一個人民幣財富管理中心

2013-01-16 08: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正式啟動及兩岸相關具體業務的逐步展開,臺灣已出現一股人民幣理財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15日在華廣網刊文表示,在兩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貨幣清算機制建立與臺灣逐步開放人民幣業務的背景下,臺灣出現一股人民幣理財熱,積極爭取成為人民幣理財中心或財富管理中心,可謂理所當然。臺灣很可能成為又一個以人民幣為重要目標的財富管理中心或理財中心。

  全文內容如下: 

  隨著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正式啟動及兩岸相關具體業務的逐步展開,臺灣已出現一股人民幣理財熱,未來臺灣有望成為一個新的人民幣財富管理中心。

  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持續增強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使得人民幣成為國際上炙手可熱的貨幣之一,與中國大陸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的國家或地區越來越多,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日益普遍,繼香港之後,英國倫敦、法國巴黎、中國臺灣等積極爭取成為下一個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國際上相關人民幣金融産品不斷涌現。於是,人民幣理財與人民幣財富管理成為一種新的趨勢,臺灣也在積極爭取成為人民幣財富管理中心。

  以各種金融理財為重點的財富管理中心已成為當今國際金融業務發展的重要方向。香港與新加坡均是東亞地區知名的財富管理中心,金融理財業務發達,都在不斷爭取大陸富人階層的金融理財業務。在兩岸金融業務迅速發展、貨幣清算機制建立與臺灣逐步開放人民幣業務的背景下,臺灣出現一股人民幣理財熱,積極爭取成為人民幣理財中心或財富管理中心,可謂理所當然。臺灣“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在臺北舉行的“錢進人民幣大商機論壇”上表示,“發展具有兩岸特色的金融業務及理財平臺”,是臺灣“黃金十年”有關金融業發展的主軸之一。

  臺灣金融界人士表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人民幣業務將逐步展開。初期可以發展跨境貿易及投資人民幣結算為主,在臺灣市場的人民幣有足夠存量後,再逐步推展人民幣相關理財産品,並進一步發展人民幣債券市場。如果臺灣金融政策進一步開放,則未來以人民幣計價的理財産品將廣泛開展,包括存款、證券産品、基金、黃金、外匯交易等,臺灣很可能成為又一個以人民幣為重要目標的財富管理中心或理財中心。

  目前,臺灣金融業積極佈局爭取人民幣理財業務,不斷推出人民幣相關的金融産品或金融衍生品。一是擴大發行或投資與人民幣相關的基金産品。目前臺灣基金公司發行的與大陸市場有關的金融産品主要是通過QFII投資的內地上市企業為目標的金融産品。目前臺灣基金公司擁有QFII額度約為7.2億美元,銀行和壽險公司擁有QFII額度約為10億美元。臺灣投資信託公司早已積極佈局,其中永豐投資信託公司于2012年發行“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與“永豐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致力於建立大中華基金産品供應平臺。臺灣“金管會”推出 “振興股市方案”,提出兩岸協商放寬大陸QDII投資臺灣股市額度限制等,這有助於臺灣人民幣理財中心的建立。看好人民幣升值與未來發展潛力,急於投資獲利的不少臺灣投資人還通過證券商的復委託方式,率先間接投資香港人民幣計價産品。在臺灣外匯指定銀行(DBU)即將開放人民幣存款後,臺灣投資人即可用人民幣交割買入這些ETF産品。未來臺灣更多投資者將會直接從臺灣的銀行或投資信託公司購買相關的大陸基金或以人民幣計價的基金産品。

  二是臺灣金融機構開始積極爭取發行人民幣債券。臺灣“金管會”已開放臺灣企業赴海外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普通公司債券,而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後將開放臺灣企業在臺灣發行人民幣債券。而且,目前已有臺灣承銷商及發行公司規劃發行人民幣債券。臺灣永豐金控公司董事長何壽川呼籲借鑒香港“點心債”經驗,在臺灣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寶島債”,以活躍資本市場。為鼓勵人民幣債券業務發展,臺“金管會”規劃對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免稅,以鼓勵人民幣債券業務的發展。另外,臺灣銀行業則積極搭建兩岸理財平臺,計劃推出人民幣投資型保單等,以爭取人民幣商機。

  三是推動在大陸登記或註冊的臺資企業與大陸優質企業在臺上市即臺灣T股在臺上市掛牌。臺灣“金管會”在出臺的“振興股市方案”中,除推動建立人民幣計價債券交易平臺外,還計劃倣照香港的H股爭取與大陸證監會協商發行臺灣T股(第一階段開放在大陸註冊的優質臺資企業回臺上市上櫃,第二階段開放大陸企業來臺上市上櫃)。如果臺灣能夠在短期內開放臺灣T股,不僅是兩岸金融合作的又一重大突破,而且成為臺灣民眾投資的另一重要渠道。

  據調查,臺灣民眾在資産配置上,非常重視理財産品,投資證券、基金與債券等理財商品比重接近20%,僅次於房地産。臺灣有錢階層或大富戶比例相對較高,凈資産超過100萬美元的大戶超過24萬戶,是人民幣理財産品的潛在客戶。依據環球電信金融協會的統計,隨著兩岸經濟與金融合作的日益普遍,臺灣使用人民幣支付的比重已從原來的9%提高到24%,全球排名第7位。因此,臺灣金融控股公司副總經理張鴻基認為,以臺灣民眾的理財偏好、累積的經濟能力以及對海外理財的需求趨勢,未來人民幣理財商品在臺灣有很大的潛力與成長空間,人民幣財富管理的商機無限。

  目前,制約臺灣人民幣理財發展與財富管理中心建構的主要障礙是臺灣當局對兩岸金融業務往來與合作的政策有較嚴格的管制,若能順應兩岸經濟與金融合作的發展趨勢,在金融政策上持續開放,採取積極的鼓勵措施,則會大大促進臺灣人民幣理財業務的發展與人民幣財富管理中心的建立。(王建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