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石正方:堅持“九二共識” 兩岸交流結碩果

2012-11-26 08: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回顧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認同“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會呈現繁榮發展、健康發展的局面,否則就會停滯和倒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石正方日前在華廣網刊文表示,2008年前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形勢迥異,有力證明了基於“九二共識”的和平發展,是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和平發展,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唯一正確方向。  

  全文內容如下: 

  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突飛猛進,形成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可喜局面,兩岸社會、經濟、文化諸領域交流可謂蒸蒸日上,碩果纍纍。

  其一,以ECFA簽署為標誌,兩岸經濟合作實現歷史性突破。2008年以來,兩岸兩會重續協商,相繼簽署了包括“大三通”、“MOU”、ECFA等協議在內的一系列經貿協議,推動兩岸經貿關係邁向正常化、機制化的軌道。其中,直航“三通”結束了兩岸長期以來繞行第三地的間接貿易,節約了跨海峽物流、人員往來成本,有效提高了臺商營運效率,被譽為“打通了兩岸經貿往來的任督二脈”;MOU的簽署為兩岸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礎,而ECFA的簽署及生效則被視為兩岸經濟合作的里程碑,不但通過早期清單的落實開啟兩岸服務業投資合作以及貨物貿易零關稅進程,而且通過後續協商的循序推進為兩岸經濟深化合作營造相應的制度環境。目前,在兩岸經合會的著力推進下,ECFA後續協商也已獲得重大進展,兩岸在第八次陳江會上簽署了兩岸投保協議和海關合作協議,而服務貿易協議和貨品貿易協議,以及爭端解決機制等也在加快協商步伐。隨著兩岸制度性合作的推進,兩岸産業合作向金融等高端服務業拓展也有成效,而兩岸製造業合作也在臺商轉進大陸市場、兩岸經濟互動轉型的契機下醞釀機制與模式的新突破,兩岸農産品貿易大幅成長、産業合作也在加快步伐。

  總之,2008年以來的兩岸經濟合作有量的成長,但更重要的是質的躍升,特別是兩岸兩會有效協商,為兩岸經濟深化合作建構制度通道,極大激發了兩岸合作潛能,並且從機制和模式創新角度賦予兩岸經濟合作以持久的生命力。

  其二,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空前繁榮。2008年以來,依託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兩岸文教交流的政策環境不斷改善,交流的面向和層次隨之不斷拓展、深入。兩岸不但在傳統的文學、藝術、宗教諸領域交流取得了可喜成績,而且在社區文化、生態文化等新領域有所推進。同時,交流模式也朝向雙向化、常態化、機制化,依託文創産業合作深化兩岸交流已成為大趨勢。

  近年來,兩岸教育業合作隨著臺灣高校開放招收陸生,實現雙向招生的突破;海西等地區引進臺灣技職、高教師資辦學成為兩岸教育合作新亮點。應該説,相較于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兩岸文教交流合作起步晚,發展滯後,但基於文化同源基礎,其發展潛力和生命力巨大,未來兩岸應著力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的商簽,為進一步的深化合作營造制度環境。

  其三,兩岸社會交流成果顯著。2008年以來,隨著兩岸大交流局面的形成,兩岸人員往來規模快速增長,在人員往來結構上出現新變化。其中最突出的三個特點,一是隨著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開啟和大陸傾力於做好臺灣“三中”群體的工作(依託“海峽論壇”等平臺),兩岸基層民眾交流交往機會大為增加;二是隨著兩岸教育交流的拓展及著力兩岸青少年交流的政策導向,“臺生”、“陸生”等行走兩岸的年輕一族增多,兩岸青年交流快速成長;三是“兩岸婚姻”成為時尚,也成為兩岸社會交流融合的重要紐帶。此外,大陸設立平潭、廈門等試驗特區,謀求推進兩岸社會融合,建設兩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幸福家園等。這些新動態新趨勢,顯現兩岸社會交流的蓬勃發展和富有生機。而事實上,通過這些基層民眾的廣泛交流接觸,有效地增進了兩岸社會的相互了解,為進一步增進兩岸認同奠定了基礎。

  毋庸置疑,上述兩岸經貿、文教、社會諸方面交流突飛猛進的發展,是在2008年以前不可企及的。2008年以來,兩岸交流合作之所以取得如此可喜的成果,根本在於兩岸當局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建立了政治互信,開啟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回顧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認同“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會呈現繁榮發展、健康發展的局面,否則就會停滯和倒退。1992年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為兩次“汪辜會談”鋪平道路,有效推動了兩岸交流。但其後由於李登輝否認“九二共識”,提出“兩國論”,破壞了兩岸交流的政治互信基礎,致使兩會協商中斷近十年之久,極大地制約了兩岸交流合作的發展。陳水扁當政時期,同樣否認“九二共識”,否定“一個中國原則”,其執政八年內,只有兩岸經貿在功能性合作方面突破臺灣當局的政治壁壘獲得較大成長,但受兩岸不得直航“三通”等制約,喪失了很多發展機會,臺灣經濟也因不能充分分享大陸經濟成長效應而遭受損失。其間,兩岸文化教育和社會交流更是頗多受限,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2008年前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形勢迥異,有力證明了基於“九二共識”的和平發展,是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持續發展的根本保障;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和平發展,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唯一正確方向。(石正方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副教授)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