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決定蔡英文命運的四要素

2012-02-08 09: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研究生王秀中7日在華廣網刊文分析蔡英文要達成其所謂“走完最後一哩路”的政治承諾,主要取決於其個人參選意願、反省能力、民進黨內部的權利鬥爭及兩岸和平發展大趨勢四個因素。

  全文摘編如下: 

  蔡英文敗選後,即宣佈將責任一肩扛起,辭去黨主席職務。黨內旋即出現慰留蔡英文,並希望她繼續挑戰2016年的聲音。蔡英文是否真的還有機會反躬自省、積蓄力量,達成其所謂“走完最後一哩路”的政治承諾?筆者認為這主要取決於以下四個因素。

  其一,蔡英文個人的參選意願。蔡英文在敗選之後,直接宣佈請辭黨魁。這一方面既是民進黨的傳統,但也不妨可以理解為是蔡是以退為進、試探風向。敗選後蔡英文即決定成立辦公室,顯示其尚有東山再起的野心。而且,此次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名單就有蔡英文在佈局“英係人馬”的意味。這都説明蔡英文主觀上並非要退出政壇,而是希望有機會捲土重來。也許她的敗選感言中,“有一天,我們會再回來,我們不會放棄”,説的正是她自己。

  其二,民進黨內部的權力鬥爭。民進黨內派系林立,向來有“成王敗寇”的傳統,過去幾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無論是彭明敏,還是謝長廷、蘇貞昌,輸掉就沒有第二次機會。蔡英文此次敗選,如果在2016年還想東山再起,不僅破壞民進黨內的政治文化,勢必引起民進黨內某些派系不滿,也讓中生代看不到希望。民進黨內早就有“世代交替”的聲音,目前諸如陳菊、賴清德等中生代政治人物與其説是低調以對,不如説是冷眼旁觀,不想當出頭之鳥但卻坐等漁翁之利。

  其三,蔡英文的反省能力。蔡英文在敗選後多次提到要“反省”,她是否能夠反省到位,能否還能影響到民進黨也非常關鍵。蔡英文在選舉中固守其內容空洞、模糊不清的“臺灣共識”,不承認、不接受“九二共識”,使其失去臺灣中間選民和工商界的支援是其敗選的重要因素。民進黨內多位政治人物和綠營學者已經提出民進黨兩岸政策必須調整,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但目前為止蔡英文的反省還是避重就輕,她的反省是否與民進黨的整體方向合拍,她在民進黨的路線紛爭中還有多大影響,也決定她2016年是否還有機會。

  其四,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馬英九連任以後,兩岸關係將更進一步平穩發展,兩岸經貿往來更加頻繁,兩岸文化交流也會進一步深化。島內民眾渴望安全的生存環境以及臺灣經濟的發展都仰賴於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大環境。本次“大選”國際方面也透露出希望兩岸維持現狀、不希望看到蔡英文當選可能帶來的兩岸不確定性的訊息。這都説明,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是人心所向、已不可逆轉。蔡英文和民進黨理應看到這種的大趨勢,順應這種潮流,否則就無法獲得多數選民的支援,民進黨也難有重返執政的可能性。

  綜合來看,雖然現在蔡英文在2016年是否有機會還為時過早,但無論她是否有意參選,最關鍵的還是是否真正具有反省能力,能否找到理性務實的政策方向、能否認真思考臺灣未來發展戰略,能否順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趨勢。這不僅是蔡英文個人面對的挑戰,也是民進黨所面對的挑戰。(作者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研究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