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孫西:堅定不移的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2010-12-27 09:13:00
來源:
字號

  全國政協常委楊孫西今日在香港《文匯報》刊文,紀念胡錦濤主席發表重要講話發表兩週年。文章表示,在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講話兩週年之際,重溫胡主席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思想,深感講話中蘊涵著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相統一與平衡,以及兩岸在經濟、文化和政治三大關係間的協調發展與整體平衡的戰略思想。在對臺工作中,堅持“一國兩制”理論與在實踐中發展“一國兩制”理論相統一和相平衡,對於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最佳機遇,推動兩岸關係實現長期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深遠意義。

  全文摘編如下:

  2008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了《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講話。當時,在港澳同胞、海外華人和華僑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香港社會各界鹹認為,這是新時期大陸對臺方針政策的綱領性文獻,充分體現中央更包容、務實地解決臺灣問題的思維,展示了坦誠的態度,將在臺灣民眾及有識之士中生成良性交互,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向新的階段。

  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取得突出成果

  胡錦濤主席重要講話發表兩年來,兩岸都從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出發,協商解決了多年來未能解決的問題。在諸多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打破了長期存在的兩岸僵局。眾所週知,兩年來,兩岸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已取得突出成果:簽署了一系列協定,ECFA的商談也即將啟動;兩岸已經實現全面三通,兩岸經貿合作亦有大幅的增長。兩岸同胞都以驕人的成績向世人證明,兩岸同胞只要共同努力,攜手渡過難關,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毋庸諱言,兩年多來,兩岸兩會協商越來越注重實質,現在內容涉及較廣義的經濟。兩岸兩會第六次會談于本月20日開始舉行。事實上,從2008年6月第一次會談至今已有兩年半時間,經過五次會談,兩會領導人會談在形式上儘量簡化會議流程,而更加重視實質成果。兩會協商內容從過去較狹義的經濟到現在較廣義的經濟,像醫藥衛生就是廣義經濟的議題。

  不斷增進兩岸人民“情感融合”

  胡錦濤主席在對臺工作重要講話中,提出了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弘揚中華文化,加強精神紐帶等六點意見,這是一個全面推進兩岸經濟、文化和政治關係發展的積極主張。應該指出,我們所尋求的兩岸經濟、文化和政治關係的相對平衡,是在一定的歷史階段的相對平衡,而非一種短視的和功利主義的平衡,畢竟60年的問題無法在一夕之間便可獲得解決。對此,我們應努力營造“民氣”,爭取以理、以勢達成祖國和平統一的目標。

  不可否認,經濟關係的確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聯繫兩岸關係的紐帶已決不是單一的經濟關係因素,而是取決於經濟、文化與政治融為一體的平衡系統。否則,我們便無法從心理情感和思想意識上與兩岸民眾拉得更近,從而實現兩岸民眾之間的新融合,這也正是國家主席胡錦濤為何在對臺工作講話中,一再強調要增進兩岸人民“感情融合”或“融合親情”之原因所在。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