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家泉:震不破的兩岸同胞愛、手足情

2008-05-19 11:07:00
來源:
字號

  霹靂一聲,天崩地裂。我國四川省汶川地區不幸于5月12日發生8級大地震,其規模之大,震度之強,範圍之廣,人民受害之深,實不在1976年我國曾發生的唐山地震之下。一個時期以來,全國上下正集中全力投入這個歷史上罕見的抗震救災之中。

  四川的大地震,牽動了成千成萬成億人的心。不僅受到了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關注和支援,同樣受到了海峽對面廣大臺灣同胞的密切關注和支援,真所謂“患難識知己,抗災見真情”啊!

  (一)

  在四川大地震傳到臺灣以後,立刻激發了島內廣大人民的“同胞愛”和“同胞情”。他們不分朝野,不分南北,不分藍綠,也無論官方、民間、企業、宗教、團體,都迅速行動起來了。他們用各種方式表達了他們對祖國大陸災情的關切、慰問,並展開各種賑災活動:

  國民黨舉行的中常會,談到了賑災,發出了慰問信,併為四川地震中死亡者默哀一分鐘;

  國民黨榮譽主任連戰、主席吳伯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新黨主席郁慕明,先後向中共中央或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表達了對受災地區人民的親切慰問;

  臺灣“海基會”兩度向中國大陸的“海協會”致電,表達對大陸受災區人民的慰問和願意積極支援的情意;

  一家家有名的臺灣大企業、集團企業、企業協會,如台塑集團、鴻海集團、臺灣潤泰、臺企聯等,慷慨解囊,向中國大陸災區奉獻愛心;

  一筆筆救災款項,幾萬元,幾十萬元,幾百萬元,幾千萬元以至上億元,匯向我紅十字會或其他有關救災單位;

  一駕駕滿載救災物品,如藥品、食品、帳蓬、睡袋、毛毯、生活袋的包機直接飛往成都;

  一些包括宗教團體在內的民間團體,如慈濟、佛光山、法鼓山、靈鷲山及部分醫生護士等救助人員,亦正束裝待發。

  臺中縣東勢鎮的居民説:我們“以前受過大陸同胞的援助,這一次一定要捐款回報!”意指臺灣“921 ”地震時,曾接受過大陸人民的幫助。

  (二)

  大陸同胞同樣十分關注在四川旅遊受困的兩千多名臺胞。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四川地震發生後,迅即啟動涉臺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成立以陳雲林主任為組長的抗震救災應急指揮工作領導小組和抗震救災應急指揮工作小組,併發電四川等相關省區市臺辦,要求迅速瞭解轄區內臺灣同胞現狀,啟動應急機制,全力救援受傷、受困的臺灣同胞,妥善處理各項善後工作。

  各省區市對臺部門,同樣相當重視對臺灣旅客的援救工作。四川省臺辦已相應成立抗震救災應急協調小組,主動與各方進行聯絡,了解臺資企業、臺灣遊客、臺生就讀狀況。他們在瞭解到有一批臺灣遊客受困于九寨溝和張家界等地後,即千方百計進行聯絡和救援。據報道,四川省等受災地區臺資企業總體情況平穩,臺商、臺生情緒穩定,無重大人員傷亡。臺灣散流在各地的旅客亦已大部脫離險境,平安無事,少數失聯及個別傷亡者,亦已積極聯絡、救援和處理善後。

  總體説,中國大陸對臺灣同胞,也是充滿親切的關愛之情的。由於眾所週知的原因,兩岸雖長期處於政治對峙之中,但大陸人民對臺灣人民的兄弟手足情,卻仍然一如既往啊!

  (三)

  有一副對聯説得好:“春風終解千層雪,海水猶連兩岸心”。兩岸畢竟都是一家人,決不會因為有人不承認就不存在。這一次的大地震,使兩岸人民“走得更近”,有所謂“震不破的同胞情”!

  上面提到的,臺灣1999年的“921”大地震,和這一次大陸2008年的“512”大地震,不過只是牽動兩岸“同胞情”的兩個例子。而其實,歷史上牽動兩岸“同胞情”和“同胞愛”的例子不知有多少,這自然不僅限于地震一類的自然災害,也包括歷史上許多政治、社會性事件,尤其是表現在共同開發臺灣、共同抵禦外侮方面的。不知有多少辛酸事、多少艱難困苦事,兩岸同胞無不是共同面對、共同攜手奮鬥的,真所謂“汗水流在一起、淚水流在一起、血水流在一起”啊,同呼吸,共命運,共禍福。這一次的四川大地震不也是這樣的嗎!?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在這次四川大地震後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對臺灣同胞所表現的深情厚誼,頗有感慨地説:“這不是捐多少錢的問題,也不是簡單的捐多少物的問題,而體現的是中華民族扶危濟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體現的是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同胞愛、手足情”。

  臺灣藝人高淩風、康晉榮等人,更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之後,連夜創作併發表了《震不碎的心》一首歌曲,這是多麼有情、多麼動人、多麼扣人心弦啊!目前的兩岸,似乎是冬天已過,大地回春,但願兩岸同胞,能以這次的抗震合作為起點,共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