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家泉:遠望前程無限好 滿懷信心向未來

2008-04-25 10:57:00
來源:
字號

  臺灣問題專家、中評社評論員李家泉日前出席“皖臺經濟發展學術研討會”並在會上發表題為“感想與希望”的發言。內容如下:

 

  感言 

  這次會議的召開,是在今年三月全國人大十屆二次會議胡錦濤主席發表關於兩岸關係的講話之後,是在臺灣今年元月“立委”選舉和今年三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大勝而主張“臺獨”的民進黨落敗之後,是在皖臺經濟發展交流獲得新的進一步發展之後。特別是剛結束的海南博鰲會上的“胡蕭會”,又為兩岸關係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和諧氣氛。在這樣大好形勢下召開這個會議,更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三點感思

  感思之一:我生長在戰爭年代,11歲到18歲是八年抗戰,後來又是內戰三年多,我是在內戰末期參加工作的,也經歷了一段短時間的戰火洗禮。家住巢湖地區廬江縣的同大鄉,是國民黨統治區,在我們住地周圍,目睹過侵略者的暴行,當地土匪的騷擾。我就是在這樣的槍炮聲中長大和渡過青少年的。上學也是時斷時續,很不正常。我們是多麼渴望海峽兩岸的上空,有一天會雲散天晴,陽光普照,兩岸人民能在和平穩定的氣氛下攜手合作,發展經濟,共奔繁榮啊!這一天也許很快就會到來,大家都在期待著。 


  感思之二:應該説,我與臺灣似乎是有一種緣份。早在上小學和讀私塾的年代,老師就曾告訴過我,臺灣是中國的領土,是腐敗無能的清政府統治期間,被搶佔去的。1973年中,我因對臺工作需要,從“五七幹校”調做對臺經濟研究工作。此後,我在職18年,不在職17年,共計35年,幾乎是我的後半生全投入了對臺研究工作。其中研究臺灣經濟10年,其他25年。兩次去過臺灣,參觀過不少地方。就我個人來説,無論對臺灣這塊土地,對臺灣人民,以及對我的這份對臺研究工作,都是充滿感情的,是我至今仍不忍釋手這項研究工作的重要原因。

  感思之三:深感兩岸山水相連,血緣相連,命運相連,禍福相連。臺灣絕大多數都是從中國大陸去的移民,98%是漢族,自古就是一家。是外國侵略者,反動統治者,分裂主義者,把兩岸人民分割開的。我兩次去臺灣時,每到一處,都深感臺灣人民是熱愛中國大陸的,他們就像接待“娘家人”一樣地接待從中國大陸去的人。中國大陸人民也是熱愛臺灣的,他們對臺灣人民在歷史上所遭遇的不幸,寄予深厚的同情。兩岸人民有深厚的手足情,同胞愛,是不可能允許把臺灣從祖國大家庭分裂出去的。我們非常理解臺灣人民期盼的“出頭天”,其實中國大陸人民也有一個“出頭天”問題。兩岸人民都有一部血淚史。因而,命運是完全相同相通的。兩岸人民的“出頭天”要求也是一樣的,沒有中國大陸人民的“出頭天”,就不可能有臺灣人民真正的“出頭天”;同樣,沒有臺灣人民的“出頭天”,也就沒有中國大陸人民完全的“出頭天”。正因為這樣,兩岸人民必須攜起手來,聯合起來,團結起來,才能共創兩岸和整個中華民族美好的明天。

  四點希望

  (一)希望之一:我個人感到,中國大陸如今已走上了以全力發展經濟為中心的大道。今天的臺灣,看來也是走了一段彎路的,也將會走向以發展經濟為中心的正道,我個人不禁為之感到高興。千利益、萬利益,經濟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千關係、萬關係,經濟關係是最基礎的關係。兩岸關係當然也是這樣,最重要的利益是經濟利益,最基礎的關係是經濟關係。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我們決不能以政治關係,以不同的意識形態,來干擾我們共同發展經濟和經濟關係的前景。當前,最重要的是“拼經濟”,而決不是“拼政治”。

  (二)希望之二:怎樣才能恢復兩岸的正常接觸和發展經濟關係呢?我個人認為,當務之急,正像馬英九先生所説應在承認“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臺灣“海基會”和中國大陸“海協會”的功能,這個“白手套”還是需要的,是不應該被廢止的。

 

  (三)希望之三:民進黨執政八年,最重要的錯誤之一,就是沒有處理好兩岸關係。馬英九已多次表示,一定要恢復兩岸兩會的功能,處理好兩岸關係。而現狀是,千頭萬緒,應從那裏下手為好?我的想法是“四先四後”:一是“先易後難”,從容易做的地方入手,不要去碰那些一時無法解決的難題;二是“先經後政”,即先從經濟入手,如包機正常化,開放旅遊,陸資入臺,為臺商投資中國大陸鬆綁等;三是“先民後官”,不要去強調什麼“官方對官方”、“政府對政府”,而應該以兩岸兩會為媒介,先開展“民間對民間”、“行業對行業”、“公司對公司”的交流往來;四是“先近後遠”,即從眼前人們最關心的經貿文化交流做起,而涉及到兩岸政治關係、臺灣定位、國際空間等,可以留待稍後逐步談判解決。

  (四)希望之四:就是想説一下對出席這次盛會的臺灣商界、學界朋友們的希望。巢湖市和廬江縣,是我老家所在地,我老家東臨巢湖,故名濱湖鄉,現改為同大鄉。廬江縣城是我中學讀書的地方,母校安徽省立八中,原來校址就是在我們今天開會的地方——湯池鎮,後來遷至廬江縣城,這個學校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我離開這個地方已經六十一年。關於巢湖的情況,會上發的材料——《巢湖概況》,已經説得很清楚。這裡地處皖中、襟江環湖,水陸空交通都很發達,是一個剛剛起步和待開發的地方,也是頗適合投資的地方,希望諸位朋友在遊覽名勝風景之餘,多了解一下這個地區的開發潛力,以便攜手合作,共同努力,爭取把這個地區開發成一個“皖中明珠”,以至整個華東地區的明珠。

  總之,自今年三月臺灣“大選”後,兩岸關係已經出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喜人徵兆,春天的燕子已同時飛到巢湖地區以至廬江縣來了。“遠望前程無限好,滿懷信心向未來”,讓我們共同攜手,共創和平與繁榮,共同迎接兩岸己姍姍到來的春天。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