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民謀福祉就是應該調門大一些

2019-05-17 15: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最近一段時間,來大陸參訪或是拼訂單的臺灣政治人物越來越多了,在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且不斷壓縮兩岸民間交流的大背景下,在民進黨當局祭出具體的懲罰措施,比如禁止退休政務官員赴大陸、對在廈門擔任社區助理的臺籍人士開罰、禁止島內公務機構採買大陸産品……的情況下,尤其難能可貴。

  有專家分析指出,在民進黨執政的最初兩年多裏,受民進黨打壓以及島內政治環境影響,那時一些人士對“登陸”都有所顧慮,至少對登陸的宣導都比較低調。但是,今年的情況發生明顯的變化,願意到大陸參訪的人士更多,調門更大,追求務實合作的主動性更強。  

  對此,筆者舉雙手贊成。就像今年第一波登陸高潮的代表人物高雄市長韓國瑜説的那樣,他來大陸拼訂單,是受了高雄市民授權的。的確如此,這些來大陸參訪的臺灣縣市長,他們都是當地百姓的代言人,為自己的市民拼經濟,有什麼不能“調門大”的?他們就是應該大聲地告訴民進黨當局:只知道拼個人與自己政黨的政治私利,而置百姓民生於不顧的執政者,是遲早會遭到民眾拋棄的。

  如今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搞的“綠色恐怖”,是越來越不得民心了。老百姓要過好日子,要求執政者去拼經濟,但是卻等來“臺獨”的日益猖獗,換來兩岸關係的日益惡化,由此帶來的當然就是臺灣的經濟退化、民眾生活水準下降。所以,拋棄意識形態,務實的發展經濟,越來越成為臺灣民眾認可的事情。這些排除島內政治干擾來大陸的臺灣政治人物,就是在這種主流民意的強大支撐下,才能擁有了越來越大的底氣。就如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此次來大陸訪問時説的,此行純粹是民間交流,希望能在兩岸“官方的門關起來時,為了臺灣人民自己的權益與福祉,自己想辦法”。

  所以,做這些為民謀福祉的事,本身就是順應時代潮流,順應主流民意的事,就是應該調門大一些,那些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臺獨”分子,就等著被人民、被時代所拋棄吧。(台灣網網友:郭冰)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