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青年要有“昌明中華,舍我其誰”的信念

2019-04-30 16:1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五月,令人嚮往,值得讚美。一百年前,數十萬首先覺醒的愛國青年,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主義運動。是什麼支撐著他們英勇地站在運動的前列呼喊與抗爭?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用血肉之軀去點燃整個民族的希望?是因為他們心中填滿了“昌明中華,舍我其誰”的信念。

  直到今天,以愛國主義、振興中華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勵著中國青年去爭取祖國的繁榮富強,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場運動,對中國近現代的影響深遠。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五四不僅僅是一場運動,更是一個時代,是一種精神,是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內涵的偉大精神。但我更願意把“五四精神”理解為一種信念,“昌明中華,舍我其誰”的信念。

  一百年後的今天,河清海晏,時和歲豐。祖國日益昌盛,民族復興可期。這是一代又一代的先輩們用血汗澆築出的盛世。但我們不能滿足,也不應該滿足,“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歷歷在目,“弱國無外交”的嘆息言猶在耳。青年特別是青年幹部,還需繼續傳承“昌明中華,舍我其誰”的信念。

  這種信念,是要有“不負初心,不負人民”的使命和擔當。一百年前,他們用行動踐行著“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責任和擔當。一百年後,我們也應用行動去踐行一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夢想,不忘初心,不負人民,把一生奉獻給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業之中。

  這種信念,是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和氣魄。一百年前,他們是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衝破黎明前的黑暗。一百年後,我們也要敢於直面挑戰,敢於正視困難,在挑戰中磨練自我,在困難中砥礪前行,用無畏的勇氣和氣魄去拼搏,去點燃祖國未來的希望之火。

  這種信念,還要有“惟進取也,故日新”的激情和活力。一百年前,他們哪怕以血薦軒轅,也要讓社會脫胎換骨。一百年後,我們也要不斷進取,不斷創新,在普通中沉澱創新,在平凡中造就偉大,用滿腔激情和活力去造就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台灣網網友:景禹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