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關注:以平臺經濟新業態為消費升級提供動力

2019-03-05 19: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説,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投資的關鍵作用,穩定國內有效需求,為經濟平穩運作提供有力支撐。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健全農村流通網路,支援電商和快遞發展。(3月5日《新華網》)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並成為2018年穩增長的主要支撐。前不久,在2018年商務工作及運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表示,2018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6.2%,連續五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動力。由此不難看出,消費對經濟平穩運作發揮了基礎作用,而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提振內需,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轉方式、調結構,亟待以拉動需求為突破點。

  穩定國內有效需求,就必鬚髮揮平臺支撐的作用,以平臺經濟賦能為滿足和提振需求而創造條件。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1萬億元,增長9%,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消費總支出比重升至49.5%,網上零售額突破9萬億元,增長23.9%。從數據上來看,以移動互聯技術為核心構建的平臺經濟,以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創造了消費的新業態新模式,數字經濟時代,在數字化消費基礎設施支撐下,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文化消費都呈現出智慧化、體驗式的新特點。

  新業態的層出不窮,消費潛能就會不斷得到激發,在滿足了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時,又以需求升級而帶動供給創新,雙向互動而形成良性迴圈。以阿里巴巴為例,2018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2502.66億元,核心電商業務收入2140.2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僅2018年“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阿里巴巴的商品成交額創下了2135億元人民幣(307億美元)的新紀錄。除此之外,平臺經濟最大的貢獻在於,在産業賦能下,其自身目前解決了大量的就業人員,也通過關聯産業而帶動了更多的人就業和創業,解決了穩就業這一基本民生問題,以較為體面的收入,為拉內需而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就業研究顯示:2018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首次帶動就業人員4000萬人。摩根大通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線上平臺經濟報告——司機、零工、賣家與租戶》指出,平臺經濟的就業規模已與主要經濟領域相當。由此不難看出,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平臺經濟所引發的消費新業態,不但形成了強大國內市場,而且平臺經濟創造、帶動的新就業,也更多的展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賦能度,讓自己始終處於穩就業、穩增長、穩發展的風口。

  檢驗路徑是否正確,模式是否先進,需要進行綜合性評定。在眾多指標體系中,效果是最好的試金石。通過平臺經濟的嘗試不難發現,其在培育、促進、拉動內需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方式轉變的重要體現。平臺經濟本質是創新的結果,也是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高層次體現。進一步明確平臺經濟的概念,肯定其在拉動內需、促進發展方面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才能進一步看好其光明前景,形成更為廣泛的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新動能,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實踐證明,平臺經濟新業態能為消費升級提供強大動力。通過政策的扶持與傾斜,做大和做強平臺經濟,培育更大的産業龍頭和行業巨頭,以強大的國內市場為深入推進供給則改革、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提振市場需求和發展信心,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台灣網網友:堂吉偉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