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華航機師罷工誰是贏家?

2019-03-01 16:5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航空機師為期一週的罷工抗議活動,經歷與資方4次馬拉松式談判協商後,雙方達成協定。然而,華航機師的願望沒有隨著這份協議而得到落實,罷工結束,訴求未解決,其中14項議題要等到8月22日才有結果。

  這次罷工即便過去了一段時間,但是在臺灣的當下卻是仍有很大的關注度。因為,這樣的境況應該有很多。蔡當局的不作為是導致這樣的抗爭的導火索。

  其實,蔡英文靠著民眾的信任選票上臺,可是並沒有像臺灣民眾期待的那樣,生活變得更好,工作變得更好。反而比之前更糟。

  華航機師罷工應該説臺灣民眾反對抗議蔡當局的一個縮影。諸多違反違背臺灣主流民意的事情太多。從臺灣多家民意調查結果就可以看出,因為對蔡當局的滿意度和信任度的結果就直接體現了民眾的態度與呼聲。

  蔡當局上任之後,口口聲聲的説要讓臺灣民眾過的比之前要好。但是,民眾的生活反而更差了。在經歷“九合一”敗選後,蔡當局並沒有從主流民意的角度和結果來檢討反思改過,反而説民眾沒有跟上臺灣當局改革的步伐。但是,這次華航機師罷工活動讓民進黨發現,對於民眾的抗議保持沉默似乎是萬全之策。蔡英文沒有表態,臺灣當局也沒有站在民眾的角度做出什麼承諾。所以,蔡當局從這次罷工活動中收穫了“沉默是金”的經驗。

  蔡英文曾希望資方漲工資,幫助其實現對民眾的承諾。但是,資方並沒有照單全收。民眾也看清了資方和臺灣當局的勾當與行徑。這次罷工持續約160小時,共影響近200航班、25000多旅客。暫不計算罷工7天的營業損失,華航資方花1.14億(新台幣,下同),擺平臺灣地區史上首件機師罷工案。雙方簽訂的和平協議,資方改善5疲勞航班,勞方承諾3年半內不再罷工。這樣,資以最少的投資最低的代價,換來了與罷工機師的“握手言和”。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資方確實“賺了”。倘若機師違法了和平協議,資方就會按照違法協議的章程來約束處罰機師,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機師是這次罷工事件的主角,卻是蔡當局和資方利用的棋子和籌碼,利益受損的直接者和當事人。通過罷工,即便與資方達成協定,至今14項未落實的款項,只能乾等和期待。他們又怎麼是贏家?因為他們看到了蔡當局對待民眾的真實嘴臉,看清了資方的真實面目。在他們最需要臺灣當局為他們撐腰和做主的時刻,卻等到了“沉默是金”,不管多少協議落實或者沒有執行,他們都收穫了真心真情。借助罷工事件,對蔡當局和資方是一次警鐘,對他們本身來説則是警醒。

  其實,對於華航機師罷工事件,並沒有真正的贏家,也沒有完全的輸家。因為,倘若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誰會丟下手中的工作走上街頭抗議呢?倘若臺灣的整體環境好的話,怎麼會有接連不斷的抗議反對呢?倘若臺灣民眾感受了蔡當局帶給他們的改變與幸福,又怎麼會喊出被欺騙的口號呢?

  民可載舟亦可覆舟。所以,罷工事件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對臺灣來説,是好事還是壞事,臺灣民眾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台灣網網友:文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