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到站掃碼補票,事情雖小意義卻大

2018年07月03日 09:04:00來源:台灣網

  從7月1日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作圖,鐵路車站推出服務新舉措。其中就包括到站補票窗口的掃碼支付功能,此前到站補票窗口是沒有掃碼支付的,掃碼支付只支援提前網路購買。

  隨著移動支付在國內的大量普及,支付二維碼也在越來越多的地方隨處可見。現在鐵路部門推出補票掃碼支付功能,以後乘客們如果需要補票的,不需要再拿現金,直接用手機掃窗口的二維碼就可以完成補票。

  近些年來經常乘坐火車特別是需要到窗口去辦理業務的小夥伴也許有這樣的體驗,服務性窗口越來越少,隨之取而代之的是自動購票的機器,原先拍著長長的隊伍的購票大軍已經幾乎消失不見了,不管是在大車站還是在小車站,幾十年如一日的“光景”已經一去不復返。車站越來越靚麗光鮮,越來越乾淨、寬敞,但是服務功能卻原來越完善,人們再也不需花費大量的“體力”去完成出行行程,手機上輕輕點幾下,購票、退票、規劃行程就可以輕鬆完成。乘客們只需要拿著身份證,甚至在有的地方只需要“刷臉”就可以進站、出站。

  這些改變要得益於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時更重要的,是鐵路部門對網路服務、方便乘客出行、數據處理能力的不斷升級帶來的。不管是乘客們的支付、退票、補票以及訂餐等服務,都可以用手機支付來完成。小小的網路支付將會把乘客們出行過程當中的現金徹底“掃地出門”,這真是一個巨大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2013年鐵路開始推出的12306平臺,還是後續不斷跟上的手機網路服務和支付系統,近些年來鐵路部門都在不斷緊跟時代步伐,用堅決打硬仗、啃硬骨頭的勇氣與決心實現快速進步、實現自我革新。至今很多人會記得,2014年春運時,12306頂住了巨大的數據流量壓力,為網路購票完成了當年第一個開門紅。從此,12306不斷進行升級,不管是在數據處理能力方面,還是在防火牆的安全建設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來支援這個目前全世界瞬間流量最大的服務平臺的保障能力。

  同時,也隨著它不斷加強的自我優化能力,讓數字服務、網路服務深入到各個層面,通過與飛豬網、支付寶、微信等數據平臺的合作,其服務能力越來越強大,功能也越來越完善。今天,我們可能看到的是一個貌似不起眼的補票掃碼功能的推出,其實背後卻是在一個龐大生態數字系統上的逐步完善過程。 

  數字服務和網路服務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徹底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會感受到越來越多的方便,同時,也會讓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在各個層面發生更加深入的變化。(台灣網網友:翁志剛)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