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母親節,不應讓愛在路上

2018年05月11日 15:30:00來源:台灣網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思情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但也流露出了諸多的無奈,這份無奈如今依然在上演著,親情面前咫尺又天涯。

  母親節將至,眾多漂泊在外的遊子開始心有所想,無論是七尺男兒,還是母親的“小棉襖”情感深處都會蕩起思親的漣漪,如何去表達一份對母親的誠摯關愛和祝福,網路義不容辭擔當重任,成為平臺,但是再優美再動聽的祝福也趕不上回到母親身邊,一個深情的擁抱和一份悄悄話,母親節,不能讓愛在路上。

  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快,尊老,敬老,助老已經成為當下各級政府工作的重要議題,“孝老假”也應運而生,但是鼓勵單位給予員工“孝老假”而不是以文件,法規形式出臺,這無疑又是像皮筋,帶著極強的伸縮性,政府本意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讓這份美感再度成為一種霧裏看花的現象。

  理想豐滿,現實卻骨感,如今隨著生活工作節奏日益加快,機械性已成為一種常態,除了需要完成自身的工作外,還要照顧個人小家,又哪有多餘的時間常回老家看看。不是不願回,是沒有時間回,加班常態化已經禁錮了思鄉懷親的念頭,當然,所處角度不同,立場自然有區分,用工單位因為人手少,工作量大,幾乎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給予這個福利,那麼工作必將陷入被動。作為員工也是有苦難言,相對於單位而言,個人畢竟是弱勢群體,如果任性的選擇請假或者強行離開,後果是不敢想像的,也傷不起。這個社會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其實,隨著國內交通網路的日益發達,尤其是高鐵網的逐步完善,已經為“孝老假”提供了堅實的推廣平臺,回家已不再是從前的難以上青天,動輒需要幾天時間,省際之間最快的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遠一點的也就是10小時之內,如果用工單位能切實的站在員工角度去衡量下,這個問題根本就不算難題,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尊重員工的想法,儘量滿足員工的合理要求也是單位良性發展的寶貴財富,而不是拿出本單位的所謂休息工作制度來作為衡量的尺規。一度讓福利成為紙上談兵,長此以往只會降低政府存在的尊嚴,更是讓法律和法規成為一紙空文。

  “孝老假”的出臺,無疑會受到社會各界的推崇,在大氣候面前,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都應順應潮流,合理調整本單位的規章制度,讓員工本該享受的福利實在的享受到,在釋放正能量的同時,也會一併收穫職工給予的回報,用感恩的心加倍工作,小家溫馨,大家才會更和諧。母親節既然是一個偉大的節日,就應該帶上虔誠和祝福回到母親身邊,而不是借助網路讓關愛在路上。(台灣網網友:朱建科)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