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別把安檢“喝一口”不當回事兒

2018年05月20日 15:35:00來源:台灣網

  河南籍旅客尹某自以為將塗料灌進食用芥花油桶裏,就能混進站、帶上車。結果,還是在“喝一口”的檢測中露出尾巴,被鐵路警方查獲。(5月17日人民網)

  進站安全檢查是車站的第一道安全防線,我們帶液體乘車時,難免會有“喝一口”的經歷。這種“喝一口”的安檢方式本身是具備極大意義的,可以有效減少惡性事件的發生,大多數旅客都能積極配合,然而也有部分旅客認為“喝一口”是多此一舉,甚至侵犯了個人權益。筆者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乘坐火車,同樣也有義務接受安檢。公共安全享有最高的價值位階,任何價值必須為其讓路。

  紙面上的規定容易建立起來,心理層面的制度習慣、規矩意識卻需要經歷一個緩慢的培養過程。如今,鐵路禁帶物品清單早已在社會大眾之間廣為傳播,然而總是有著一部分人投機取巧,踐踏規則。通過偽裝夾帶,企圖矇混過關。不是每一個安檢員都能從扇聞的方式,聞出來這瓶液體到底是什麼東西。也不是每一台X光機,都能鑒別出這個塑膠瓶或者玻璃瓶裝的到底是什麼。“喝一口”的過程中,安檢人員是一直在觀察的,氣質、對詢問的反應、喝的反應,可以讓那些心懷鬼胎的人露出馬腳。

  一個文明的社會正是由一個個善解人意的小細節構成的。在火車站,不配合安檢的衝突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有強闖安檢口的,有喝一口吐在安檢員臉上的,更有甚者毆打工作人員的。確實,“喝一口”制度可能會無數次“麻煩”好人,但“變通一下,網開一面”是對安全的不負責。只要能減少百分之一齣事的可能性,麻煩一下也無妨。把不能喝的液體裝在飲用水的容器裏帶上這些交通設施,動機或無意傷人,但這種傷害的可能性是可以預見的,一旦發生意外,誰又能負的了這個責任。安檢員的工作終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廣大旅客的安全,出行旅客還需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當規矩一開始出現的時候就應該端正態度去對待,時刻保持敬畏之心。當越來越多的旅客將安檢不當回事兒,造成惡性迴圈,終歸受害的還是旅客自己。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還請收起僥倖之心,共同營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安全出行氛圍。(台灣網網友:墨雪)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