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脫貧攻堅緣何逃不開“表”劫

2018年05月20日 15:31:00來源:台灣網

  5月18日,《人民日報》刊載《脫貧摘帽,不看紙面看老鄉》一文,指出一些地方在扶貧工作中,各類登記表、調查表、明細表、記錄表等五花八門,大量時間消耗在紙面上,強調貧困人口不能“被脫貧”,精準扶貧更不能“紙上扶”。(5月18日,人民日報)

  基層扶貧工作本就繁瑣複雜,既要研究如何準確施行上級的扶貧政策,又要考慮怎樣帶領群眾走上脫貧致富之路。但往往很多地方,繁瑣複雜、重復多樣的統計表、調查表、匯總表等各種表格的填寫將本想全心全意撲在扶貧工作上的幹部們身心疲憊、心力交瘁。表格對他們而言似乎成了逃不開的“劫”,不想“應劫”卻被“打劫”,最後陷入了“連環劫”,扶貧幹部的理想抱負、滿腔熱忱在一次次“歷劫”的過程中被消磨殆盡,既浪費了人力,更辜負了群眾。造成上述窘境的原因在哪兒,耐人尋味。

  一是“四風”問題整改不到位,形式主義“死灰複燃”。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以多種形式、多種手段著力糾正“四風”問題,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不得不説,“四風”問題的整改落實在某些方面還不夠到位,“四風”問題以新的形勢重燃苗頭。如上級檢查下級扶貧工作,通過深入實地查看,本可以看到事實反映現狀的,到頭來卻是要求下級部門再報表格、寫總結,甚至有的時候光一件事可能要報三五種不同的表;基層對口上級部門多,今天這個部門下來看了要求這樣報,明天那個部門來調研了要求那樣填,五花八門、眼花繚亂,只重形式、不重實質。這些種種,都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表現,誤把“表格”“報告”當成了證明本部門到過實地了解情況、檢查驗收過下級工作的唯一依據,忽略了親眼見到的事實,忽略了對群眾獲得感的真實考量。

  二是“四風”問題整改不到位,官僚主義“捲土重來”。有的領導幹部喜歡“大張旗鼓”深入實地調研,往往提前幾天就要通知當地準備材料,表格、圖冊、彙報材料、PPT。到頭來説是深入實地調研,到現場了卻可能只待兩三分鐘,晃一圈就上車,大多數時間坐在會議室裏聽彙報,既看不到實際的情況,又聽不到實在的“幹貨”,反搞得基層忙裏忙外,既要提前踏勘調研現場,又要精心準備會議材料;有的領導幹部熱衷於坐在辦公室裏聽彙報,看“紙”上數據,做“翹腳”幹部,今天要求報送工作進展,明天要求報送存在的問題,到頭來基層扶貧工作進展緩慢,存在的問題也沒得到有效解決。這些都是典型的“官僚主義”表現,既沒能給下級部門解決實際問題,又讓下級部門喘不過氣來。

  廣大黨員幹部要切實糾正“四風”問題,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脫貧攻堅既需要數據説話,卻不能“浮”于表格,既需要深入實際,卻不能“流”于形式,要把任務“沉”下去,把重擔“挑”起來,把責任“落”下去,把群眾“帶”起來,只有實實在在扶真貧,才能切切實實真扶貧。(台灣網網友:吾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