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城市發展離不開“用才留才”

2018年05月20日 15:33:00來源:台灣網

  針對近期一些地方政府通過多種措施引進人才的“搶人大戰”,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回應説,既要“引才引智”更要“用人留人”,把人才留在當地,實實在在為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5月17日人民網)

  近年來,隨著各大城市持續推進産業轉型升級,新增就業崗位多、人才需求量大,對人才的競爭成為必然。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紛紛出臺人才新政,如武漢發佈系列“畢業大禮包”,長沙出臺“人才新政22條”,成都實施“蓉漂”計劃,西安提出引進高層次人才“5531”計劃、“城市合夥人”計劃,等等,可謂收到了良好的引才效果,但這只是第一步,後面最關鍵的是如何服務好人才,給人才真正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可以説,對於城市而言留住人才是一門技術活,考驗執政者的智慧。對於城市如此,對於農村更是如此。當前,不少城市展開了人才爭奪戰,紛紛出臺送戶口、送補貼、送房子等優惠政策,然而,求職者蜂擁而至後,卻發現,落戶容易,要留下來找到合適的工作,舒適地生活下去卻並不容易。一些城市政務服務軟環境不夠貼心,營商環境不好,人才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無法大展拳腳,儘管各個城市人才政策很好,但是,卻很難留住人才。

  因此,要把這些人才留在當地,實實在在地為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地方政府就需要緊緊圍繞著地方的需求來制定政策,做到人才的引進與本地區發展戰略、産業結構調整和佈局同步謀劃、同步推進,這樣才能夠實現人才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同時,還要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方發力,政府應該為人才引進搭臺,為人才營造良好的幹事環境,市場要為人才提供出更多的工作機會、生活關懷、事業平臺、發展前景,等等,這些都是引進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之舉。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古人對人才的需求尚且如此迫切,在現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築“中國夢”的關鍵時期,需要各地把更多精力放到建設宜居宜業、後顧無憂的軟環境、暖環境上去,讓人才紮根,枝繁葉茂、開花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台灣網網友:雨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