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2018兩會改革新征程】將高考狀元“禁炒令”進行到底

2018年03月09日 10:28:00來源:台灣網

  3月6日下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議,聽取委員發言,針對委員關注的問題一一給出回應。陳寶生透露,今年教育部將對高校回歸教書育人本職情況進行檢查評估,還將進一步採取措施遏制高校人才引進惡性競爭行為。(南方日報)

  每年高考結束,總要有那麼一波炒作“高考狀元”的熱潮。各路記者紛紛出動,探訪狀元的親人以及老師、同學,並通過對本人的採訪,製成一篇高考狀元的成功歷程,往往受到極大追捧。個別地區甚至還上演過“敕封狀元”的鬧劇。《狀元筆記》《狀元解題方法》等輔導書也應運而生,且獲得眾多學生家長的青睞。

  頻頻出現的“高考狀元”炒作現象,究其根本,還是名與利的追逐。一方面商家為了自身利益大肆宣傳,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不遺餘力拔高“狀元效應”;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利用狀元提高自身知名度。

  其實,狀元的誕生具有極大偶然性的。某位學生高考考了全省第一,並不意味著他一定是全省最優秀的考生,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二的就不在少數,況且狀元成績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狀元”們的確是蕓蕓眾生中的佼佼者,給予適當的獎勵是可以的,如若過了頭便有跟風炒作之嫌。

  名校對狀元的哄搶便折射出社會對高考狀元的崇拜心理。各省高考出分後,屢屢曝出北大與清華招生辦老師起衝突的新聞,甚至還有拉扯“高考狀元”的行為。這讓人不免反思,如此競爭是否妥當,這種行為是否與這兩所頂尖高校的地位相匹配。

  實際上,還是人才選拔標準過於單一,以及唯高考分數論英雄的觀念所致。國家也一直在改革這種弊病,譬如綜合能力評價等考核方法就減少了“分數至上”主義的荼毒。然而我們理想的改革方向與社會的固有觀念和實際表現還是大相徑庭的。相信在教育部的努力之下,“高考狀元”的炒作熱潮終將褪去。

  有人專門調查過那些昔日的高考狀元們在進入社會後的發展情況,可以看到,眾多高考狀元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泯然眾人矣”,與普通同學相比,他們並不一定發展得更好。這也警示著我們,過度的追捧對“狀元”來説反倒有可能是一種桎梏。

  此次兩會提出進一步採取措施遏制高校人才引進惡性競爭行為,就有助於給“高考狀元”的炒作降降溫。在浮躁的功利社會中,我們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不以“唯分數論”去評價一個人的優劣,讓名校哄搶“狀元”、“康熙皇帝”敕封“狀元”這種鬧劇少上演一些。(台灣網網友:趙志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