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蔡英文們"按地上摩擦"還是再保送四年?決定權在國民黨手裏

2019-07-18 15:0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104期】

  日前,國民黨2020黨內初選民調公佈,韓國瑜以較大優勢脫穎而出,堪稱是一場完勝。國民黨委託民調機構所做的五份民調無一例外均顯示韓國瑜領先,且領先了第二名郭臺銘17個百分點。

  對外界而言,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人意料。藍營不意外,綠營也不。以至於,韓國瑜15日上午出現,綠營方面自15日中午開始,“大綠小綠”、所謂“名嘴”,以及親綠媒體的各種“黑韓”論調、“黑韓”節目立時無縫銜接。事先早就預備好的誅心言論、街頭擺拍,只待藍營方面結果一齣便即刻開播。連講帶演,聲情並茂。

  對此,韓國瑜方面思想準備,早就料定這只會是綠營更猛一波黑韓浪潮的開始。更何況,長期以來,韓國瑜早就被綠營“黑習慣了”。有時候甚至越被黑,民調反而越高,反倒是“黑黑更健康”。畢竟,綠營無論怎麼黑,韓國瑜為高雄市民鋪平的馬路;清理乾淨的淤泥下水道;賣出的一噸又一噸農漁産品;吸引來的一波又一波觀光消費人潮,這一樁樁一件件民進黨執政時不願做或者做不到的事,就是在擺那兒,誰也不可能將它們憑空“黑沒了”。

  15號中午,韓國瑜勝選後沒有絲毫耽擱地即刻拜會了朱立倫。面對韓國瑜,“阿倫”態度敞亮:“成功不必在我”,你快去爭取郭董支援,國民黨團結最重要,咱們要組“金牌聯盟”。

  “國民黨團結最重要”,已經看開、放下的朱立倫此話説得“值金子”,而這“金牌聯盟”的形容也更是貼切。回想國民黨2015年底“九合一”空前慘敗,隨後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選戰又大敗。當時多少的藍營支援者已幾近絕望。因為假使希望在2020打敗當時看似如日中天的蔡英文,藍營總需有個拿得出手的人選,有個能跟蔡英文在民調上較較勁的戰將。可當時的國民黨別説“金牌聯盟”,找一個當時真正“人氣線上”戰將都難。但所謂“民意如流水,世事皆難料”。任何人也不會想到,蔡英文僅用3年時間就能做得如此之爛,這在無形當中,反而間接平反、拉抬了朱立倫的聲勢,讓選民覺暗自反思當初可曾投錯人;更加難以預料的是,2018、19之交的臺灣,竟會毫無徵兆,毫無預警地迅速掀起一股“韓流”,讓2016年初國民黨主席選戰時不太起眼的韓國瑜,能以“天外飛仙”一般的氣勢翻轉高雄;到這裡還沒完,已經臨近提名2020參選人之際,藍營內又半路殺出個最強CEO郭臺銘。一連串的猝不及防讓藍營支援者不斷“意外並驚喜著”。

  原本擔心沒有戰將,結果“天外飛來一個”、“半路殺出一個”、“平反昭雪一個”,這還不算據説已為衝擊大位“準備了一生”的黨內大佬。在此,僅以臺面上最強的“郭朱韓”三位而論。很多人暗自盤算過:這仨人當中,蔡英文究竟比較怕誰?用蔡英文自稱,“他們都比較怕我”,但這是典型的“嘴硬骨頭酥”。事到如今,蔡英文恐怕只有“見誰怕誰”的份兒。

  比如,有人就曾形容,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要拼的無外乎就是兩塊,政治、經濟。而對郭董而言,只需往出一站,郭臺銘三字一擺,經濟這塊就已經算贏了,兩大戰場尚未開打先贏一個。以郭董多年來叱吒全球商海,無可辯駁的傲人業績來説,這樣的説法似也不能説是全然言過其實。

  再看朱立倫,此番給人最深的感覺除了深明大義,就是黨內政見發表時,談起政務來頭頭是道。在蔡英文治理臺灣“一地雞毛”的背景下,朱立倫越是精熟政務,恐怕越是反襯出類似2016選戰那般的“情緒化投票”是何其不靠譜。如今,平和理性的人們送給朱立倫的每一聲喝彩,都宛如是在蔡英文的臉上抽一耳光。

  最後説韓國瑜。韓國瑜人氣為何如此之高?除了口才遍及、親和力強;他的主張務實、有效,迎合了高雄的社會實際和百姓需求之外,韓本人也是庶民出身,窮苦大眾中的一員。上大學時由於家裏湊不齊無奈只得出去當大夜班保安,從晚上十點工作到清早六點,只因該時段工資相對高一點,可結果也是從那時開始脫髮,可見韓國瑜也是標準的“苦人兒”。但這樣的人,恰最能引發平民百姓的共鳴,讓大眾認為“他跟我們是一樣的,他能懂我們”。其實,但凡支援韓國瑜的人,也許都能從韓國瑜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點自己的影子和期許。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每天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忍受著人生路上的壓抑、不平,希望有朝一日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翻轉出頭,把不可能的變成可能。有的韓粉就曾表達過,每當自己遇到困難,覺得實在難到不行的時候,就會想想韓國瑜,想想他在極度艱難的困境下,是如何一步步支撐過來。每念及此,自己便能找到一些慰藉、動力。眾所週知,韓國瑜“出頭”之後,常愛講一句話,也算得上其施政的內在理念:“勿忘世上苦人多”,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也去幫忙翻轉其他勞苦大眾的生活,這就使得韓國瑜“苦民所苦”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在庶民百姓心中的人氣、分量自然就始終維持在高位。

  以上這些,均可謂當前國民黨內的“一時之選”。如今的臺灣,誰不知道韓國瑜是窮苦出身,最能“苦民所苦”;誰不知道郭臺銘是商界傳奇,最強CEO無往不利;誰不知道朱立倫是施政行家,完整的行政歷練正當厚積薄發;誰不知道王金平縱橫政壇幾十年,積累下的資源人脈無人能及;還有本次一同參選,對島內施政深有見地的周錫偉,學識渾厚、正氣凜然的張亞中……如今的國民黨若能團結一心、有效整合,足以構建一套全面碾壓民進黨的“金牌聯盟”。從這一角度講,2020究竟是把蔡英文們“按在地上摩擦”,還是繼續保送四年?決定權就在國民黨手裏,全看黨內的“些許要人”作何選擇了。

  也許有人會説,2020選戰是明年的事,再説民進黨素來最會選舉,到時説不定又會使出何種奧步、幺蛾子,左右選情。

  此話甚是有理,“賤招”固然得防,但畢竟,蔡英文執政三年的“爛”,已是明明白白擺在了那兒。事到如今,其選舉的核心策略,也無非就是巴望一次又一次“撿到槍”,繼而一通亂掃,煽動仇陸反陸騙選票。從其近期的種種言行就可看出,撿到槍要亂掃,沒有槍就算“找紙現糊”,也定要亂掃。只是,如此的伎倆,民眾經歷一次、兩次覺得新鮮,用得多了、被琢磨穿了,效用就難免遞減,越騙越難了。

  面對民進黨有如“困獸之鬥”一般的“政治瘋狂”,如今的藍營,明明有實力排出最強的“黃金陣容”碾壓綠營。如此良機面前,黨內大咖脫黨參選的陰雲,卻就是死活不能完全散去,莫非選前自斷臂膀,親痛仇快的戲碼,真有可能再度上演,將政權再度拱手讓人嗎?很多人都不理解,堂堂的中國國民黨,每次迎敵之前,若是不持把“刀”,親手砍掉自己一兩條“胳膊”,剁幾根“手指”,好像就不能出陣迎敵,這究竟是為什麼?試問,如今最怕國民黨團結的是誰?如果答案是綠營勢力,那顯然,團結就是擊敗綠營的最有力武器。

  危急存亡的2020大戰在即,不知堂堂中國國民黨敢不敢硬氣一回,顛覆一下民眾對“內鬥傳統”的不良感官;敢不敢昂首挺胸地告訴選民:“國民黨是苦民所苦的政黨,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此次團結一心組成了最強施政聯盟。”面對綠營力捧的林飛帆、吳音寧、“口譯哥”,輕輕鬆鬆爽領百萬年薪,“臺灣民眾您想投新貴就投新貴,想跟庶民站在一起的,您就選庶民!”

  説到選舉就不能不提,近年來的國民黨每逢重大選戰,總是大喊“翻轉變藍天”,卻從不高喊“我是中國人”。這裡面無外乎兩種可能,第一種,中國國民黨自己也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了;第二種,就是在被綠營長期扭曲、“去中”的社會氛圍下,想喊但不敢喊。在此必須要説,假使今日的中國國民黨初心仍在,並沒淪為“日本國民黨”、“美國國民黨”、“去中國化國民黨”的話,那“翻轉變藍天”就該不只是簡單的政權更替,應是對島內風氣、社會公義的徹底翻轉;能不能讓耿介剛直的人,別再成為“獨派”報復的靶子;能不能讓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奔走出力的人,別再遭受自己人的冷漠;能不能設法保護一下促進兩岸交流的各界人士,別讓他們再被構陷為所謂的“罪犯”、“共諜”。就如同韓國瑜以一腔熱血成功翻轉高雄,中國國民黨能不能團結一心,拿出舍我其誰的歷史使命感翻轉臺灣,也把看似不可能的變成可能!

  丟了政權還可以再贏回來,但如果丟了創黨理念、背棄了原始初心,那即便僥倖奪回權力,也是丟了真正的自己。2020,歷史仿佛註定將這個時間窗口交到了國民黨人的手上,能否團結一致、翻轉臺灣,並以此為開端,真正造福兩岸,咱們先從這一局看起!(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