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大陸就兩岸政治協商釋疑 傳遞誠意善意

時間:2012-12-27 09:15   來源:台灣網

  早前在“臺北會談”中,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就已強調“對於不同的觀點,大陸有足夠的耐心進行溝通。”香港《大公報》24日刊文表示,這番話足以澄清所謂“大陸逼臺灣進行政治協商”的謠傳。兩岸商談政治議題,主要是著眼于兩岸同胞福祉。臺灣方面應珍惜大陸釋出的誠意和善意,共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全文摘編如下: 

  臺灣“章亞若基金會”近日在臺北舉辦“兩岸關係發展新情勢與展望”研討會,邀請兩岸重量級人士參加。自上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商談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和平協議”後,兩岸民間團體和學術機構掀起了討論兩岸政治議題的新一波熱潮,當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臺北會談”,匯聚了逾百位兩岸三黨的知名學者,就未來兩岸政治關係走向提出了有益的建議。 

  在兩岸有關部門尚未展開協商政治議題之前,由兩岸的學界和民間人士先行探討是一個可行途徑,有利於找出彼此更多的交集,凝聚更多共識,增進雙方互信,為今後妥善解決問題逐步創造條件。最近一個月,由臺灣民間團體舉辦的有關中共十八大報告對臺政策的座談會,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説明島內學界與輿論對兩岸政治關係等敏感議題也相當關心,儘管各方意見不一,觀點相異,但只要形成一股討論和關注的氛圍,則有利於找到符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因應之策。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就連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亦派出智囊出席“臺北會談”和“兩岸關係發展新情勢與展望”研討會。儘管民進黨人士的觀點與過去無異,但願意參加討論兩岸敏感議題的會議,也是一種進步的表現。民進黨要放棄“臺獨”主張,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願它能通過參加兩岸各種交流活動,傾聽其他學者專家的意見,了解兩岸主流民意,從中找到走出“臺獨”死衚同的方法。

  最近在臺北舉行的兩場關於兩岸政治議題的大型研討會,出席者涵蓋大陸方面,國民黨和民進黨三方的專家學者,正是各路精英匯聚一堂。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也出席了研討會,並向島內各界説明中共十八大報告中的涉臺內容。

  對於兩岸協商政治議題,島內贊成者有之,反對者有之,大陸方面若能及時作出解釋,可減少島內的疑慮。早前在“臺北會談”中,孫亞夫就已強調“對於不同的觀點,大陸有足夠的耐心進行溝通。”這番話足以澄清所謂“大陸逼臺灣進行政治協商”的謠傳。在剛結束的“兩岸關係發展新情勢與展望”研討會上,孫亞夫就點出了兩岸商談政治議題的必要性:探討兩岸政治關係,是為全面發展兩岸關係打好基礎,以利於兩岸平等協商和各方面交往,並找到打開破解政治難題瓶頸的辦法;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使兩岸人民生活在安定祥和的環境中;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是為了一起承擔避免國家分裂的義務和責任。由此可見,兩岸商談政治議題,主要是著眼于兩岸同胞福祉。臺灣方面應珍惜大陸釋出的誠意和善意,共同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