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長寧區少年宮學生合唱團赴臺交流活動圓滿落幕

2017-07-20 14:4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20日上海訊 為促進海峽兩岸少年兒童的相互了解,展現童聲合唱的藝術魅力,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和經典合唱作品,長寧區少年宮合唱團師生代表團于2017年7月13日至18日分別赴臺北市立敦化小學、臺北市立介壽中學、臺中市新鄉小學以及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進行交流演出。 

  交流活動的第一站是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小學。學校老師熱情地接待了大家,不但帶領合唱團同學們參觀了學校,還安排了優質的排練廳供同學們進行訓練,讓大家深深感受到了臺灣師生的熱忱與友好。 

  第二站交流活動同學們來到了臺北市立介壽中學。學校林校長熱情洋溢地介紹了介壽中學的發展歷史和辦學理念。介壽中學管樂團、國樂團、弦樂團的演出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長寧區少年宮合唱團的團員們為介壽中學的師生們演唱了四首合唱曲:無伴奏合唱《春遊》,抒情歌曲《愛是你的眼睛》,體現上海在新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的《上海等你來》,以及《阿里山之歌》。尤其是《阿里山之歌》,熟悉的旋律立刻讓在場的臺灣學生産生了共鳴,博得了陣陣掌聲。 

  第三站交流活動是南投縣新鄉小學。在王勝輝校長對學校作介紹之後,長寧區少年宮的孩子們先演唱了三首作品,優美的歌聲、投入的神情打動了臺灣小朋友們。新鄉小學合唱團的小朋友們也用布農語演唱了《kipahpah ima》《思鄉曲》《豐年祭》《童趣》,孩子們的聲音純凈、自然,深深地感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在合唱團交流演出後,長寧區少年宮的團員們與身著部落傳統服飾的臺灣小朋友們合影留念。 

  與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交流是此次行程的最後一站。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曾經多次在國際比賽中獲獎。在阿滿校長和阿貫老師的介紹下,同學們了解了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成長過程,學生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走進少數民部落,和那裏的小朋友一起歌唱,特別地興奮和期待。原聲童聲合唱團演唱了當地特色的《kipahpah ima》和《kulumaha》,還有馳名中外的《茉莉花》、臺灣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以及美國民謠《Turkey in the straw》,師生們被那來自玉山獨特的聲音所驚艷。大家在感嘆大自然賜予她們天籟之音的同時更被她們熱愛音樂、熱愛合唱的執著所感動。上海的小夥伴們也帶著自信的微笑,用甜美的歌聲傳遞了上海人民的熱情與友誼。最後,兩支合唱團的同學在馬彼得校長的指揮下聯合演唱了《大海啊,故鄉》。動聽熟悉的旋律唱出了對大海、對故鄉的思念,也唱出了對祖國母親的熱愛。演唱結束,臺灣的小朋友和上海的孩子快樂地握手,緊緊地擁抱,彼此交流學習和音樂,共同的愛好使大家很快成了朋友。 

  至此,長寧區少年宮合唱團暑假赴臺合唱交流活動圓滿落幕。通過這次交流活動,合唱團的團員們開闊了眼界,增進了彼此的了解,增強了合唱團的凝聚力,提升了團隊的專業水準及團員們的自我管理能力。交流活動以歌會友,用歌聲締結了兩岸師生的友誼之花。(台灣網、長寧區臺辦、教育局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