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佘日新演講

時間:2015-07-07 11:3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7日貴州訊 6月27日下午,一場圍繞新常態新機遇下,兩岸如何抓住機遇,開創綠色産業合作新前景的主題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舞陽河廳舉行。論壇由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梁琪主持,臺灣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吉、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臺灣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斐章、南京大學教授孫寧華、臺灣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佘日新分別作了主題演講,提出的觀點新穎獨到,令人耳目一新,贏得陣陣掌聲。以下為佘日新演講。

  陳會長,江董事長,劉常委,以及在座各位貴賓,大家好!

  我今天要跟各位報告的題目是《中小企業抱團與綠色GDP》。

  我想分享一下兩個架構性的概念,一個是中小企業的抱團垂直模式。抱團不僅僅是中小企業的事情,我們看到大企業,如中衛發展中心,它最早名稱叫中心衛星工廠,在這樣架構之下有一個中間的大廠。如富士康,富士康有非常多零件、組件不是他自己製造的,而是周邊的廠商提供的,在它生産過程中,不管在物流、倉儲等過程都有可能産生新的綠色商機,所以我今天雖然分享的是中小企業抱團,但是中小企業抱團事實上也必須與大企業一起抱團。在分工結構裏面怎樣進一步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能,降低能源消耗,資源消耗,讓成本不斷的下降,這些都是未來兩岸有機會可以合作的。另外一個是中小企業的抱團水準模式。服務業在新的結構裏面扮演關鍵角色。我講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我有一個同事,他是搞財務金融的,他做了非常多的並購,前陣子在山東並購了一家效率不太高的國企,並購之後加上一些諮詢輔導工作,轉手又把這家公司賣了,他不僅僅賺了價差,因為整個生産效率上去了,所以還把碳權交易拿去轉了,這是非常厲害的一個高手。第二個案例是在臺灣非常成功的一個計程車集團,叫做臺灣大車隊,這個車隊是用衛星派遣所有旗下的計程車,這些計程車每天在路上空跑的時候,其實是無效的産能,而且造成排放對空氣污染。因為是衛星派遣,所以它可以去計算出污染的排放量,充分有效的控制排放,減少污染,降低成本。

  我最後做幾個結論。第一個就是抱團事實上不僅僅存在於中小企業,因為中小企業有很多都是結合著大企業的供應鏈,甚至在國際運籌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部分是一産結合三産,或者二産結合三産,這些抱團兩岸是可以有一定可合作的。第二個是我們雖然在談綠色GDP或者綠色生産力,其實就是在談轉型升級,轉型升級當中相當大的部分都是出現在第三産業服務業當中,不僅僅是生活服務業,生産服務業兩岸也可以合作,共同進軍國際市場。最後一個,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新常態新機遇,我想提一個新治理,就是地方治理,地方治理絕對不是單邊可以完成的,必須在一個區域當中一起來完成。貴州現在發展大數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夠截取很多數據,在這樣的架構下發展,我們看到的新機遇就會是一個新治理。謝謝大家。


編輯:貴臺宣

相關新聞

圖片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