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講好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

2020-01-11 13:15: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站在新時代的前列,從中國的視角看待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問題,運用我們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

  早在16世紀,中國的典籍(如儒家經典《論語》)就被翻譯介紹到國外去。這些典籍所蘊含的中國優秀文化思想與精神也被國外(包括西方和遠東國家)所認同、接受。近年來,關於生態文明、儒家思想和生態語言學的討論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備受關注。生態文明是一個人人關注的話題,因為它關係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今天,我們要講好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首先要厘清中國傳統文化生態思想的本質與內涵。

  儒家文化中“以人為本”的生態思想

  可以説,中國哲學的核心就是“生”的問題,即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問題。中國哲學不能離開自然而談論問題,更不能在人與自然的對立中形成任何人文傳統和精神。中國哲學精神是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發展出來的人文精神。中國人的生態思想和人文精神與西方的人文主義有著本質差異。

  儒家文化中有很多關於生態思想的陳述,千百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論語述而篇》中有“子釣而不綱”的記載,説孔子用魚竿釣魚而不用漁網捕魚,其隱含的意義是不貪、按需而取。《論語鄉黨篇》有這樣的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趕回來後問是否有人受傷,而不問是否傷到馬。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王陽明的觀點中找到答案。在《傳習錄錢德洪錄》中有這麼一段記載:我們對禽獸和草木都一樣有著愛,但我們用草木去飼養禽獸;我們對人和禽獸都一樣有著愛,但我們宰殺禽獸以奉養親人、祭祀祖先、招待客人;我們對至親和路人一樣都有著愛,但如果只有一簞食一豆羹,人吃了便能活命,不吃便會死,但我們又不可能同時拯救兩個人,遇到這種情形,我們只能去救親人,放棄路人。因此,王陽明認為,《大學》中所説的厚薄,是良知上自然而有秩序(條理)的,不可逾越,這就稱為義,遵循這個秩序,就稱為禮;明白這個秩序就稱為智;自始至終堅持這個秩序就稱為信。無論是禽獸與草木之間,還是宰禽獸以養親之間或至親與路人之間,不能兩全時就得選擇,該取捨時就得取捨,這就是道理,也是良知上自然的條理。有學者認為,王陽明主張在萬物一體境界的觀照下合理地取用萬物;萬物一體境界是愛萬物和合理取用萬物的統一。人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人為了生存,從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取得生活所需以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非常合理的要求。因此,在人類的發展史中,從來沒有否定人從自然界獲取生活所需物質的合法性。

  儒家思想強調人的重要性和人在宇宙中的重要位置,肯定天地萬物的內在價值,也要求人以仁愛之心對待自然、對待環境、對待他人,講究天道人倫化和人倫天道化。雖然人與其他生命體都是自然界賦予的,但人與其他生命體不同,人有道德意識,有仁性,有語言。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以人為中心”,重視人在萬物中的重要地位,人是萬物中最具靈性的也是最寶貴的,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人起的作用是關鍵性的。儒家思想的“以人為中心”説的是以人的“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的“利益”為中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