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永葆政治本色須弘揚紅船精神

2018-07-24 12:05: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從七個方面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如何抓好黨的政治建設,強調了永葆政治本色的重要性。那麼新時代下應如何永葆黨的政治本色?我們或許能從紅船精神的內涵中得到一些啟示。

  2005年6月21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弘揚“紅船精神” 走在時代前列》,首次提出並闡釋了“紅船精神”的深刻內涵,即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永葆黨的政治本色,必須弘揚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中國近代以來各種政治派別分歧的焦點,集中在建什麼國、走什麼路的問題上。紅船精神第一次把中國革命建立在獨立自主的探索基礎上,中國共産黨97年來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走在時代前列的首創史、奮鬥史、奉獻史。自黨誕生以來,中國共産黨準確把握時代和世界發展的正確方向,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敢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對新的發展階段基本特徵的深刻洞悉,新時代要弘揚首創精神,必須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全面深化改革,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永葆黨的政治本色,必須弘揚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鄧小平同志説過:“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産主義信念。”97年來,中國共産黨始終堅定理想、百折不撓,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實現了三次歷史性轉變,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正在強起來的道路上逐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貫穿著“革命理想高於天”“永不動搖信仰”的思想紅線,充滿著對馬克思主義、共産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黨和人民事業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心。新時代,作為先進性的執政黨,更要繼續弘揚和繼承紅船精神,以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不斷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努力拼搏。

  永葆黨的政治本色,必須弘揚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紅船精神蘊含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最高價值追求,也是中國共産黨生存、發展和壯大的思想基礎,構成了我們黨政治先進的群眾基礎。黨的宗旨深刻地闡明瞭中國共産黨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站在人民立場、維護人民利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黨。從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習近平同志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都可以看出,我們黨歷代中央領導集體都堅定不移將立黨為公、忠誠為民作為黨全部奮鬥的核心內容。在新時代,我們黨依然需要繼續堅持和發揚紅船精神,把立黨為公、忠誠為民這一核心價值理念具體地、深入地落到實處,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要有一心一意為人民的責任感,這樣我們黨才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才能鞏固黨的執政根基,才能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和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廣大黨員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繫人民、情係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共同奮鬥。

  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産黨的跨世紀航程。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向著夢想進軍的新征程,紅船精神將激勵永遠年輕的中國共産黨永葆政治本色,永遠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戴立興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建黨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