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切實防範政治風險

來源:求是網

2018年07月23日 13:00:00A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黨的十九大以後,圍繞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防範政治風險”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在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把準政治方向,堅持黨的政治領導,夯實政治根基,涵養政治生態,防範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為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

  “防範政治風險”命題的提出,抓住了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政治風險是直接關係到政黨的政治統治,關係到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防範政治風險,是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強化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必須切實防範政治風險,這是確保黨的政權穩定,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的政治前提。當前,在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之際,我們要時刻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既要防範國內重大政治風險,打贏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切實取得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勝利,也要沉著應對國際環境壓力和風險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防範政治風險”的重大命題和重大任務,是對無産階級政黨執政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是對新時代迎接國內國際新挑戰的回應,體現了黨中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擔當,這一思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説,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的認識。

  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堅持居安思危、知危圖安,是我們黨治黨治國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在中國革命即將勝利之際,毛澤東同志就敏銳地認識到黨在執政條件下面臨著比戰爭中更大的危險,必須防止資産階級糖衣炮彈的攻擊,堅持“兩個務必”;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根據改革開放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以及總結蘇東國家的教訓,要求全黨切實防範腐敗問題與和平演變的風險;江澤民同志指出我們必須“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黨的十八以來,面對新時代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97年來,正是因為我們黨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所以我們黨經受住了革命、建設、改革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風險考驗,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切實防範重大政治風險,必須抓住幾個重要環節。第一,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絕不能回歸閉關鎖國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第二,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沒有黨的政治領導,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就難以凝聚磅薄的力量,就會四分五裂,就難以戰勝國內國際重大政治風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會是一句空話。第三,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導,才能科學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以應對各種政治風險。只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才能凝聚全黨思想共識,為防範政治風險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第四,必須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切實防範政治風險,要增強前瞻性、自覺性、主動性,要下好先手棋;要做好最壞打算,要往最好處努力;要力爭把風險化解在源頭,不讓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要防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要把危機變為轉機,風險變為機會。第五,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地懲治腐敗,使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不斷提高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革新的能力,才能夯實政治根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永葆政治本色,不斷提高政治能力,戰勝一切風險和挑戰。

責任編輯:楊永青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