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反對鐵礦石提價 商務部擬“出招”

2010-03-17 09:09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商務部擬“出招”支援鐵礦石談判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16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商務部將會同工業資訊化部,支援中國鋼鐵工會協會會同國內大的鋼廠就鐵礦石對外談判,包括採取必要的貿易手段加以支援。姚堅並未透露具體的貿易手段,“由於日本和韓國鐵礦石價格也沒有談定,所以目前不能明確説具體的政策,但會有政策儲備。”

  與此同時,中鋼協16日也發佈聲明稱,“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歐洲鋼鐵工業聯盟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強烈反對鐵礦石生産商欲提價80%-90%的打算。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此表示贊同和支援。”

  談判應體現中方利益

  自從2010年鐵礦石談判啟動後,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礦商的報價便一路飆升,從20%-30%到50%,再到80%-90%,遠遠超出了中國鋼鐵企業的心理底線,談判雙方的預期相差也越來越大。

  姚堅表示,中國是鋼鐵製成品的重要産地,是最大的鋼材製造國,中國的鋼鐵企業是鐵礦石重要的消費方。根據國際貿易中大宗商品多年形成的慣例,重要的消費方在定價機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姚堅説,中國作為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中國鋼鐵企業的利益在鐵礦石談判中應當得到應有的體現。金融危機後,各國鋼鐵産品的需求領域出現了一定的反彈。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也看到了礦石的價格有所恢復。我們希望在這樣一個談判中,能夠反映中國企業的利益。

  他還表示,希望礦石、礦山的供應方和中國的鋼鐵協會,以及日本、韓國的有關鋼鐵企業,能夠共同維護鐵礦石長期協議的價格形成機制,避免價格出現大的波動。

  事實上,鋼鐵産品需求的反彈和對鐵礦石現貨漲價的預期在近期鋼價走勢上已經得到體現。16日,多家鋼廠透露,鐵礦石價格漲了,焦煤價格也漲了,久違的“漲”聲在鋼市又一次奏響。中國證券報記者從蘭格鋼鐵資訊研究中心了解到,截至3月15日,全國高線價格3974元,比前一週漲128元;二級鋼價格為3917元,比前一週上漲125元;熱卷價格4099元,上漲134元;冷卷為5911元,上漲141元;中板4193元,上漲149元。

  “總體來看,受成本上漲和需求回暖推動,加之中間炒作熱度升溫,國內鋼價在沉寂多日之後終於選擇了向上突破。”西本新幹線首席分析師劉秋平表示,“而鋼價上漲的最終結果是下游汽車、造船、家電、機械等行業也水漲船高,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現,多個行業産品跟風上漲。”

  中鋼協仍在觀察

  在今年的鐵礦石談判中,歐鋼聯充當了與三大礦山巨頭叫板的“急先鋒”。歐鋼聯在其聲明中強調,如此之高的漲幅,提出的時機是全球工業正從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影響中走出來之際。他們提醒歐洲政府,一定要注意到如果這樣的價格上漲成為現實而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以往鐵礦石談判主要是在三大礦商與中國、日本、韓國等消費大國之間進行博弈,歐鋼聯很少具有談判主動權。罕見的是,在中國強硬堅持“漲幅不能過高”的立場之後,歐鋼聯今年站出來支援中國,並稱如果漲價80%-90%,將“對歐洲經濟復蘇形成巨大衝擊”。

  分析人士稱,鐵礦石漲價三成,鋼鐵全行業的利潤就要縮水四成,“不堪重負”已成為國內大小鋼企的共同心聲。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酒泉鋼鐵前董事長馬鴻烈曾公開表示,今年鋼價肯定會上漲,而且上漲幅度較大,鋼鐵業今年盈利情況估計也將下滑。此前,國內一家大型鋼廠負責人已經明確表示鐵礦石漲價40%以上企業就要虧損。

  業內人士認為,中鋼協此次發表聲明只是聲援歐鋼聯,並未有更明確的態度,比如強調去年提出的中國價格模式也未提及。説明中鋼協對目前的態勢還未有明確的對策。同時,由於日韓鋼廠與礦山的談判也未見分曉,中方仍有觀察和研究的時間。(記者 陸洲)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