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紅木比股票更穩健? 投資紅木也需謹慎

2010-03-17 09:07     來源:新華網綜合     編輯:張蕾

  據《 國際金融報 》 在歐洲,法國路易時代的傢具堪稱經典,到現在都成了收藏市場的寵兒。在中國,明清兩代皇室御用的紅木傢具也如此,在受到民間收藏家的追捧後,消費市場也不斷升溫,紅木傢具身價一路飆升。

  升值快

  短短1個月,一套4萬多元的紅木餐桌就漲了近3000元。記者了解到,由於近半年來原材料價格大漲,紅木傢具售價按材質開始不同幅度上漲。

  年前,周先生在上海一家傢具城看中了一套寮國紅酸枝木的餐桌,當時跟工作人員談好的價格是4.2萬元。出於“貨比三家”的考慮,周先生當時並未買下。沒想到上週末再去看時,工作人員已經不同意按原先價格銷售了,而解釋是上批貨已經賣出去了,新到的這套最低也要4.5萬元。

  提起這一輪的漲價,從浙江來上海開紅木傢具廠的戚美娟説,原材料漲價是主要原因。“去年9月份以來,不少原材料價格翻番。原先5000元一噸的紅花梨現在賣到1萬元,原先5萬多元一噸的酸枝木,現在也漲了1萬多元。”

  而明清傢具收藏家婁安慶告訴記者,造成目前紅木傢具價格上漲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工成本大幅提高。

  投資需謹慎

  由於紅木傢具的稀缺性,不少買家除了實用性外,購買的時候還會考慮其投資價值,更有“存錢不如存紅木”、“買紅木比股票更穩健”的説法,目前的行情讓不少投資者“蠢蠢欲動”。

  戚美娟表示,廠裏的一套黃花梨官帽椅由於材質好、做工細,目前已經漲到30多萬元了。而廠裏的一整套大葉紫檀精雕的沙發坐椅更是鎮廠之寶,價格在880萬元左右。

  婁安慶表示,由於紅木材質的稀缺性,其保值升值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但紅木傢具的價值受材質、做工、年代等多方面影響,普通投資者很難準確判斷。再加上目前的紅木傢具市場魚龍混雜,貼皮作假等欺詐行為也很難避免,因此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還是存在一定風險。“從價格上來看,目前雖然是出手的時機,但普通投資者下手前一要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第二還是要擦亮眼睛,謹慎選擇。”(記者 潘潔)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