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貿發局:兩岸産業合作升級為香港帶來商機

2010-10-08 14:07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香港特區政府貿易發展局7日表示,上個月正式生效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不僅有利於海峽兩岸經濟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同時為香港帶來新的商機。

  貿發局當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臺商近年來不斷增加在大陸的投資,海峽兩岸經貿相互依存度日趨加深。這對香港也意味著巨大的機遇,將促進香港科技行銷和應用、物流及金融服務等産業的發展。

  一方面,由於科技産品供應鏈及分工日益複雜,臺商需要尋求更專業的服務以支援在大陸的科技業務發展。而香港在科技行銷及應用方面具有優勢,並可提供高效的物流及金融服務,一直是兩岸科技合作的有效平臺。臺商擅長前端研發及組件生産,特別是在工業製品方面,而香港公司在後端應用及商業化方面擁有競爭優勢,是臺商的理想合作夥伴。

  貿發局認為,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大多與高科技産品生産有關,所以對高效快捷的物流支援需求強大。有鋻於此,部分臺灣物流公司如中菲行等,已在香港設點處理兩岸及香港的業務。而香港物流公司如嘉裏物流等,也同時在海峽兩岸設點。隨著兩岸科技産業對物流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臺灣與香港物流業者大有加強合作的機會。

  另一方面,臺灣業者增加在大陸投資的同時,會把更多科技轉移到大陸。而大陸對臺灣與電子産品有關的科技需求殷切,所以兩岸間的科技交易也將轉趨頻繁。在這方面,香港具備法制健全的優勢,可在兩岸智慧財産權交易中發揮重要作用。

  貿發局表示,香港擁有不少智慧財産權代理及處理有關業務的律師行,可為臺商的科技交易,特別是跨越不同司法管轄區的交易,提供全面的智慧財産權管理服務。

  報告指出,香港是高效的服務中心和科技交易市場,也是臺商推動業務擴展的理想平臺。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落實,預計臺商將會增加在大陸的投資、貿易,並加強開拓大陸市場,香港作為兩岸産業合作的服務平臺角色也更顯重要。(記者何柳)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