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信貸閘門現鬆動 10月新增貸款1400億

2011-11-02 08: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四大行10月信貸“解凍” 年底前或更寬鬆

  全年新增貸款規模有望達7.5萬億元

  銀行業人士11月1日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截至10月27日,工商銀行[4.30 -0.46% 研報]、農業銀行[2.67 -0.37% 研報]、中國銀行[3.00 0.00% 研報]、建設銀行[4.85 0.62% 研報]10月新增貸款規模約為1400多億元。從10月下旬四大行信貸投放情況看,10月21日至27日5個工作日,新增信貸猛增600多億元,信貸閘門突現鬆動跡象。

  業內人士認為,在貨幣政策微調的背景下,預計全年新增貸款將在7.5萬億元左右。這意味著,四季度信貸政策有望保持相對寬鬆。

  信貸開始發力

  四大行數據顯示,10月前20天新增貸款規模僅在800億元左右,剔除國慶長假因素,10個工作日的日均貸款約在80億元左右。此後,信貸增長開始發力。截至10月27日,10月四大行新增貸款約1400億元。21日至27日5個工作日,四大行日均新增貸款超過100億元,貸款投放突然加速。

  “部分銀行出現月末最後幾天突擊放款現象,這與此前銀行月初信貸告罄現象形成較大反差。”

  某銀行內部人士介紹,尤其是在三季度,每月上旬銀行信貸額度一放完,總行常常就關停授信系統,到月末銀行已無錢可貸,企業和個人客戶只能排隊等下月額度下發。

  數據顯示,銀行業三季度每個月信貸規模基本在5000億元左右,而9月新增貸款更是創近兩年以來新低。

  該人士表示,如果按照月末日均貸款超過100億元計算,四大行全月貸款將超過1600億元,按以往四大行貸款佔全月貸款30%的數字進行推算,全月新增貸款可能在5000億元左右。

  存款流出壓力大

  10月前20天銀行存款流出壓力仍在加大。四大行存款基本上是負增長,缺口在2000億元到3000億元左右。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前統計顯示,9月前15天,四大行存款負增長4200億元,在時點考核和高息攬儲因素影響下,此後各銀行加大吸收存款力度,中下旬銀行新增存款放量增長,達約1.3萬億元水準。

  銀行內部人士表示,按慣例,10月四大行存款流出壓力巨大。尤其是存款變動較大的農行和中行,壓力更為明顯。存款流出必然導致銀行信貸資金捉襟見肘。

  分析人士表示,10月存款異動主要在於高息攬儲的資金重新流出銀行體系,主要是返回到股市中。各上市銀行三季報顯示,三季度各銀行存款出現環比負增長,存款減少趨勢較為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一般來説,存款增長放緩甚至負增長將極大限制銀行可貸資金。但10月下旬以來貸款突然放量,有兩個可能:一是存款再次在月末大增;二是信貸受到“微調預調”政策方向影響開始放鬆。

  全年貸款或達7.5萬億

  由於央行信貸額度管理和銀監會存貸比考核,前三季度,全行業信貸規模略滯後於全年目標。數據顯示,三季度新增貸款僅為5.69萬億元,按照年初制定的3:3:2:2的季度信貸節奏安排,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僅在7.1萬億元左右。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由於貨幣政策適度微調,四季度信貸或將平穩增長。全年新增貸款目標落在7.5萬億元左右將是大概率事件。“四季度信貸將保持相對寬鬆。尤其是最後兩個月新增貸款將在月均6500億元以上的水準。”

  該人士認為,通脹數據回落為政策微調創造空間,短期內迅速出臺的資源稅、增值稅及營業稅等一系列稅收政策調整則加快了微調的節奏。預計未來新增貸款將重點向在建項目、重點項目、保障房建設和中小微型企業等領域傾斜。(張朝暉)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