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存款驚現天量負增長 高息攬儲抬頭

2011-09-22 07:0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9月以來,存款加速流出銀行體系。前15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存款較8月末減少4200億元左右,出現罕見天量負增長。存款缺口嚴重影響貸款,同期四大銀行貸款增量僅870億元左右。銀行資金面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

  分析人士表示,存款凈流出多發生在股市大牛市時期。目前,在通脹壓力不減、股市樓市財富效應黯淡的背景下,儲蓄搬家後可能流向理財、信託、藝術品、收藏品市場,甚至選擇高風險、高回報的民間借貸市場,“在民間借貸異常火爆的背後,潛伏著金融體系的風險和隱憂。”

  業內人士透露,隨著三季度末臨近,在美化財報和時點考核的雙重壓力下,銀行高息攬儲現象有所抬頭。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多家銀行已經提前預定了9月最後一天的存款規模,在正常利息之外,承諾給予的返點回佣高達千分之三左右。在高額資金回報的誘惑下,銀行存款缺口有望迅速收窄。

  存款流向成謎民間借貸可疑

  9月中上旬四大銀行均出現存款大幅凈流出。其中,中行、農行存款大幅減少約1800億元和1400億元。

  今年以來,只有4月和7月出現過存款負增長,“這兩個月的異常是由於銀行季度末存款衝時點之後,吸存動機減弱,資金重新流出銀行體系。”某國有大行人士表示,根據歷年經驗和數據,9月以後大銀行存款大幅下降比較少見,資金的最終流向值得高度重視。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愈演愈烈的民間融資甚至高利貸市場,可能成為儲蓄分流的主要領域。該人士指出,雖然幾次加息後,一年期存款利率達3.5%,但8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6.2%,負利率明顯,逐利性使資金自然會從銀行體系中分流出來。

  據報道,溫州、東莞、福州等地民間借貸火爆導致當地銀行存款頻亮紅燈。銀行人士透露,現在銀行內部人都已經將存款從銀行取出,交給比較放心的擔保公司去放高利貸了。現在民間融資月息達2-3分,幾乎是同期一年期存款利率的10倍以上。

  如此之高的民間利率,不僅誘惑了存款流出,更是讓銀行信貸資金也加入到高利貸行列中。

  一般而言,商業銀行的對公貸款佔比較高,但現在部分城商行的80%貸款來自零售貸款,原因是對公貸款審批嚴格,而個人貸款易於申請,不排除個人向銀行借款後,通過仲介直接發放高利貸。權威人士表示,目前將近有3萬億元銀行信貸資金流入到民間借貸市場。

  此外,某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基礎貨幣規模的異常減少,也可能導致存款增長乏力,最終傳導至M2隨之大幅減少。外匯佔款的增減,到期資金的多寡和財政存款均會導致基礎貨幣的變動,進而對商業銀行存款産生影響。

  存貸比上升高息攬儲抬頭

  由於存款顯著減少,部分中小銀行日均存貸比已接近或超過75%的監管紅線。據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透露,目前日均存貸比考核並未實施,僅作為監控指標,即使個別銀行日均數超過監管標準,監管機構尚未給予相應的處罰措施。

  有銀行內部人士透露,雖然監管機構並未“開出罰單”,但很多銀行也在壓縮貸款規模,以求降低存貸比數據。“正是由於存貸比監管,讓部分中小銀行8月新增貸款為負,很多小銀行的信貸額度在8月初幾天就分配完畢。當前信貸資源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四大銀行的數據也不樂觀。根據四大行9月前15天的存貸數據,由於存款大量減少,中國銀行9月前半月新增貸款不到10億元,農業銀行新增貸款在100億元之內。工行和建行貸款相對較多,分別約500億元和300億元。

  銀行內部人士透露,監管機構的貸款額度和存貸比管理已經讓銀行信貸投放非常艱難,為能吸收資金,商業銀行不得不加大存款吸收力度。不少銀行已將存款列為重要甚至唯一的考核指標,臨近三季度末,一場銀行間攬儲競賽正在上演。

  他表示,畢竟負增長數據只是截至中旬,到了月末幾天,銀行一定會在存款考核和美化財報的壓力下,吹響攬儲“衝鋒號”,存款缺口會迅速合攏。

  某股份制銀行基層支行人士透露,日均存貸比最終將實施,現在銀行還是需要長期限資金,該行為彌補1億元存款資金缺口,現在提供7天存款+銀行返點的方式來吸收一般性存款,即從22日起,以存入7天存款的方式吸收資金,銀行額外支付返點費用在千分之三。通知存款到期後,正好趕上30號,資金可以衝存款時點,銀行再提供千分之二點五的返點佣金。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一些城商行了解到,未來一段時間銀行對存款資金需求十分旺盛,預計到月末返點費用可能有所抬升。“從掌握的情況看,9月末的返點水準可能和中期差不多,達到千分之三至四的水準。”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