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融資“饑渴”10月獲緩解 金融部門支援

2011-11-01 10:22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馬迪

  10月以來,鐵路“融資饑渴”已有所緩和。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儘管前期我國鐵路融資一度出現緊張狀況,但當前支援鐵路建設的金融市場仍相對開放、寬鬆,金融部門對我國鐵路建設的支援力度還將延續。

  今年的一段時間裏,我國鐵路建設和融資遇到了一定困難。在市場上表現為:有商業銀行提高了鐵道部貸款門檻,相應承諾貸款未能及時發放,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成本也出現一定上升,7月份鐵道部發行的短期融資券更是出現了流標現象。

  記者了解到,鐵路建設和融資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有多方原因。受部分高鐵線路故障等因素影響,市場投資者對鐵路建設融資心存顧慮,對鐵道部債券認可度下降,導致流標等現象發生。另外,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任務較重,金融需要滿足在建項目、中小企業、保障性住房等多方面融資需求。

  事實上,長期以來,我國金融部門積極拓寬鐵路建設融資渠道,一直在支援鐵路建設和發展,針對鐵路建設的銀行貸款和債券發行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僅今年前9月,鐵道部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450億元,同比增長就超過了50%。

  有跡象表明,進入10月份以來,鐵路“融資饑渴”已有所緩和。在國家日前先後出臺“鐵路建設債券利息收入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明確鐵路建設債券為政府支援債券”等政策作用下,市場對鐵道部債券信心和認可度大幅上升,10月26日鐵道部第二期200億鐵路建設債券發行認購倍數達近17倍。

  專家認為,隨著我國宏觀政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金融對鐵路建設的支援仍將持續。“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信貸政策要保證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的資金需要,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預計鐵路建設也將成為金融部門‘保在建’的領域之一。”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