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十一條”出臺 房地産業狂歡派對恐將散場

2010-01-11 11: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肖燕

  這是一個漫長且異常寒冷的冬天,對於房地産業而言,可能也是如此!

  就在幾天前,市場還能透出一絲樂觀的情緒。那些樂觀者認為,政府出臺的調控措施並不是那麼嚴厲,而一些開發商也公然表示,他們不會降價。他們普遍相信,房地産的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地位,會令政府投鼠忌器。

  但昨天,正式印發的國辦《關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無疑顯示了政府的決心。共兩千余字,十一條規定的通知在提醒那些樂觀者:調控真的來了,房地産業的冬天已經來臨且時間會很漫長。

  一如三年前,政府主導的那次房地産調控,此次政策出臺仍然是密集的,由點到面,最後全面鋪開。所不同的是,此次調控更顯決心,調控指向也更加明確。相比較自2007年開始的那場調控,本次調控顯然更具針對性,且更加合理。措辭上也少了些模棱兩可。

  國辦在通知中措辭嚴厲:隨著房地産市場的回升,近期部分城市出現了房價上漲過快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全文圍繞提供有效供給和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兩方面展開,其間,通知多方面的表述值得關注並令人遐想。

  譬如,通知嚴格了二套住房購房貸款管理,從嚴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認定的標準無疑封死了商業銀行放鬆操作的空間。出於對地方政府和開發商抱團的防範,通知明確規定,各地要結合本地區房地産市場情況,認真落實差別化的土地、金融、稅收等政策,抓緊清理和糾正地方出臺的越權減免稅以及其他與中央調控要求不相符合的規定。

  令人遐想的是國辦中“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個人購買普通住房與非普通住房、首次購房與非首次購房的差別化稅收政策。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一律不得給予相關稅收優惠。同時,要加快研究完善住房稅收政策,引導居民樹立合理、節約的住房消費觀念”這一表述。這意味著,物業稅這一政策有望走上前臺。

  在過去的一年,房地産業氣勢如虹,房價走出低谷並創出歷史新高。在很大程度上,房地産業在去年應對經濟危機中確實發揮出了國民支柱性産業應有的作用。但正因為此,高企的房價一旦泡沫破裂,後果不堪設想。

  據此,國辦在通知中花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要求“加強風險防範和市場監管”。通知規定,要嚴格執行房地産項目資本金要求,嚴禁對不符合信貸政策規定的房地産開發企業或開發項目發放房地産開發貸款。

  “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信貸資金流向和跨境投融資活動的監控,防範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産市場,防止境外"熱錢"衝擊我國市場”、“加強對閒置土地的調查處理,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用地和囤地、炒地行為”、“國有資産監管部門要進一步規範國有大企業的房地産投資行為”。凡此種種,無不揭示了政府對當前房地産中醞釀著的風險的巨大擔憂。

  考慮到房地産問題的複雜性,國辦通知只是一個序幕。相信還會有一系列更加具體的更富有針對性的措施將會陸續出臺。當然,國辦通知中最後一部分的一句表述也頗有意味。“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各地貫徹落實房地産市場調控政策情況的檢查和指導,對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和城市要進行重點督查”,這條規定對依賴房地産拉動地方經濟的地方政府而言無疑極具威懾。

 

更多精彩請點擊台灣網金融頻道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