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仍然巨大

2010-09-06 10:30     來源:新華網     編輯:程軼文

  在5日進行的2010年中國企業500強發佈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閉幕式論壇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指出,金融危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潛力仍然巨大,但面臨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挑戰也更加嚴峻。

  李稻葵指出,金融危機給西方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傷害,而且影響仍在繼續。危機改變了美國一枝獨秀、獨霸天下的基本格局,讓這個世界更加多極化。但是,未來5到10年內,國際金融經濟形勢將面臨深刻變化,美元“一元獨大”的局面將逐步改變,多元化的貨幣體制日漸形成;新貿易保護主義日益抬頭;綠色主義盛行帶來巨大減排壓力。

  儘管面對諸多挑戰,但李稻葵堅信,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仍然巨大。“這一認識不應動搖。”目前急需做的有三件事:

  一是經濟增長迅速從依賴外需轉為依靠內需為主導。李稻葵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內需上升的階段,現在要做的只是加速推進向內需主導的轉變。解決的途徑是推進深層次的城市化。“我們現在的城市化是淺層次的城市化,只是把一些農民工引進城,並沒有把他們納入城市生活圈,即沒有實現人的城市化,因此,這種城市化的消費潛力沒有釋放。未來需要加大以人為先導的城市化,真正將人留在城市,擴大內需。”

  二是加快改革緩解社會矛盾。“現在很多社會問題與經濟糾結在一起,非常複雜。如房地産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李稻葵認為,推進經濟問題的解決,首要推進相關的改革,解決社會矛盾。如在房地産方面推進公共房建設、改變政府的土地財政模式等。

  三是以市場化機制推進綠色環保發展。在當今發達國家綠色主義盛行的背景下,中國面臨著巨大發展壓力。因此,中國應順應這一形勢,主動擔負起綠色環保責任,讓自己在綠色發展中受益。當前,對於綠色發展,更多關注淘汰落後産能和技術革新。李稻葵認為,這些都是短期應對之策,從中長期看,下一步著力點應是啟動市場化改革,適時推進資源性産品的價格改革等,從需求方面減少排放,以市場化機制引導綠色減排。(記者葛如江、楊玉華、詹婷婷)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