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不改股市基本面 嚴防盲目炒新

2010-03-17 09:07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張蕾

  4月份,中國A股股指期貨將正式開始交易。回想2006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掌門人朱玉辰絕不會想到,中金所的第一個産品——股指期貨,花了近4年的時間,才破繭而出。在這4年裏,許多國際金融機構正是利用了股指期貨帶來的雙邊操作機制,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毫發無損,甚至靠著做空大賺了一筆。同時,與一路跌去了70%多的中國A股市場相比,擁有股指期貨的美國市場雖然處在風暴的中心,但最多時也只有40%的跌幅。A股單邊下跌的噩夢給所有投資者上了一課。

  下個月中旬,股指期貨就要正式開始交易了。中金所作為規則的主要制定機構,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所有基本規則的發佈,儘管其他相關部門尚未出臺機構參與的具體規定,市場觀望情緒也很濃,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朱玉辰很肯定地説:“股指期貨一定能如期地平穩推出。”

  有了股指期貨的A股市場,初期會是什麼樣子?在與記者柴華對話時,朱玉辰表示:“股指期貨不像股市那樣可以人人參與,也不講究先來後到,更不會改變股市的基本面。”

  柴華:我們知道,籌備推股指期貨已經很多年了,現在市場上存在浩浩蕩蕩的炒新大軍,一旦有新品種出來,傳統上都會受到投資者們的追捧。那麼在您看來,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推的這個股指期貨又是個怎樣的餑餑呢?

  朱玉辰:的確在市場當中有一種傾向就是盲目炒新。股指期貨出來以後,投資者會感覺是一次新的發財機會,也容易追捧它。中金所目前做的工作是(表明)這是一個投資工具,並不是新的券種出來,所以不存在什麼先做先得利,後做沒機會的特點。通過前期看,我們做了很多投資者教育,對投資者入市設置了更大的條件限制,目的就是防範一擁而上,盲目炒新。

  柴華:多數專家都在説,股指期貨是一個很好的避險工具,它可以讓大家在一定程度上規避股市的風險,雙邊機制可以縮小股市的振幅。但同時各方又都在勸普通投資者們,説這個東西杠桿很大,高風險,儘量不要參與。從避險到風險,您如何理解這樣一種截然相反的勸導呢?

  朱玉辰:對很多機構投資者來講,不做避險相反是在賭博。我們有很多資産管理,投資很多股票,出去不做期貨相反賭單邊要冒很大風險。做了期貨是保險的選擇,對套期保值來講,在股市當中這是最有效的,全球各資本市場都是通過這種方式管理自己的風險,鼓勵這些市場機構去參與、去保值。另一方面,對個人散戶投資者來講,如果做投機選項完成是高杠桿産品,他可以數倍擴大資金的使用效率,可以數倍擴大資金的使用風險,對這種投資者來講,我們要換一種説法:要慎重,要小心。

  柴華:我們的勸導很有效,目前普通投資者多數都採取了觀望的態度,我最近看到上證報的一份資料顯示,到目前為止,股指期貨的開戶數是1200戶左右是不是太少了?

  朱玉辰:我覺得這個量是非常好的一個量。到目前為止,還是完全按照我們預想的路徑在走。當時我們設計這麼多的管理,目標就是開戶不要過火、不要過熱。期貨和股票情況不一樣,可以在上市産品以前開戶,也可以在上市以後的過程當中開戶。目前看我們開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要滿足開業前的量是充分的。我相信主要的監管機構都在陸陸續續發佈一些準入的要求,隨著主管部門的一些監管意見出臺,相信這個量還會陸續增大上來。從投資者來講,目前並沒有明確開業日期,可能還要再做些觀望和等待,一旦開業日期明確以後,我想客戶也會陸陸續續增加一些。對於一個新長期出來,這個量是充分的。

  柴華:今年1月份股指期貨獲批的消息公佈以來,大盤只經歷了短暫的衝高就一路下跌,之後在低位震蕩很長的一段時間。儘管市場裏不斷傳出機構佈局股指期貨時代的消息,但人們一直在期待藍籌股行情遲遲沒有到來。4月份股指期貨就要正式的開始交易了,您對於股指期貨行情怎麼看?

  朱玉辰:我想這個股指期貨宣佈消息以後,股市發生一些變化和股指期貨這個産品出來是沒有關係的。因為股指期貨是一個中性工具,它不代表基本面的變化,影響股市變化主要在基本面上。業內很多投資者經常把股市漲跌和股市期貨的變化聯繫到一起來,但事實上國外也沒有這樣的根據。如果基本面是正的,它就走成一種牛市,基本面走熊,股市也走熊,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國家有股市期貨推出來以後,改變基本面的變化。業內這些投資人士對股市的漲跌股指期貨的變化最好能做個切割出來,要不然我們就成了替罪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