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府的顧客中,多半都一吃數十年,幾乎是跟著老店一起成長。(圖片來源:欣新聞)
每一家老店,歷經歲月的洗禮,總有著許多説不完的故事,有的風光背後的艱辛,足以寫下一部辛酸血淚史,有的養活一家子、傳承三代,一家子與老店數十年緊緊相依,坐落在臺中市市府路上的62年老店“上海未名面點”,以上皆然,店裏員工資歷之深,從小姐做到當奶奶,到府的顧客中,與老店一塊兒長大的更是不計其數,遇上店裏忙,老顧客當場變員工,幫忙端菜已是司空見慣,多年來,老闆、員工與顧客一起寫下無數個精彩動人的故事。
中午十二點不到,老店開始陸續涌入人潮,炸排骨肉搭配加有自製酸菜的豬排面、肉質軟嫩、湯頭濃郁的牛肉麵、酸梅湯,還有各式美味小菜,簡單的上海家鄉味,一賣就六十多個年頭,幕後推手是今年已經高齡九十歲,人稱吉奶奶的的吉倪葒,儘管歲月在吉奶奶的臉龐,留下了滿滿的歲月痕跡,但感染力十足的爽朗笑聲,卻是數十年如一日,儘管已經退休多年,但至今仍不時的到店內走走看看,和老顧客敘敘舊。
回想起老店開幕的第一天,彷彿就像是昨天的事,塵封已久的回憶,彷彿再次鮮活了起來,吉奶奶透露,“我剛開始煮麵賣面,都是煮生的給人家吃,水開我都搞不清楚,那個刑警隊,那些先生們,他們辦完案子到這邊來吃,在外面問我,有沒有,我説有有有有有,其實爐子滅了我都不知道,結果那個水涼的,我就一把面放下去,人家在外頭聊天,怎麼一直聊水都不開,怎麼面都沒好,結果一看那個面,通通沉在底,他們還幫我升爐子”。
1949年,和特勤隊的丈夫,隨裝甲兵部隊,從上海來到臺灣,當時的吉奶奶,是個月薪只有78元的女軍官,為了專心照顧三個孩子,申請提早退役,因為少了薪水收入,影響家計,在軍中擔任文書,不曾下廚的吉奶奶,只好硬著頭皮擺攤賣面,一路上遇到了多少的困境,如今回憶往事,心?還會禁不住一陣酸楚。
四十多年前媳婦,吉江玉仙——吉媽媽,加入這個大家庭,吉奶奶才慢慢放手,交棒給媳婦,而感情融洽,愛鬥嘴的婆媳倆,總是讓店裏,笑聲不斷,被問到老店得以持續經營的關鍵,婆媳倆的答案很簡單,“客人跟我們大家都成為一體,跟客人都打在一起,倒不是説你來吃麵,而是像到家裏面一樣”。
除了濃濃的人情味,面點好滋味的秘訣在哪,以人氣面點-豬排面來説,吉媽媽強調,現吃現炸是肉質軟嫩的關鍵,拍打過的裏肌肉,腌漬後現點現炸,沒有傳統炸排骨,油膩感重的炸粉,取而代之的是,軟嫩中帶著濃郁肉汁香,搭配加有自製酸菜,香氣濃郁的熱湯麵,簡單不失美味;其餘像是牛肉麵、炸醬面等也是許多老顧客指名必吃。
如今,老店傳承到第三代孫媳婦胡燕玲的手中,個性活潑開朗的她,不只是傳承兩代婆媳的好手藝,還延續了吉家獨門的爽朗笑聲,還有一甲子以來,店裏不曾間斷過的大嗓門點菜法,也讓老店多年來,不變的不只是面點的滋味,還有那無可取代的人情味。
【欣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