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1

時間:2012-11-18 18:48   來源:

  成功人生離不開良好的溝通

  溝通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可以消除彼此的隔閡,掃清彼此的顧忌,加深彼此的了解,增進彼此的關係。生活中沒有溝通,就沒有快樂人生。事業中沒有溝通,就沒有成功。工作中沒有溝通,就沒有樂趣。所以,只要你能用心去跟對方溝通,真心地去和對方交流,就會達到暢通無阻的溝通效果。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的第一步西方有句話:只要你會溝通,任何人離總統就只有五個人的距離。溝通,能讓一個人更好地達到他所想要的目的。願意溝通,善于溝通,就能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與周圍的人形成良好的互動,從而更輕松地處理好每一件事,更從容地對待每一個人,更快地步入成功殿堂。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願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價格來購買這種能力。”可見,溝通十分重要。那些成功者都是懂得人際溝通、珍視人際溝通的人。

  史明傑大學畢業後,看到計算機銷售領域很有發展潛力,就找了幾個比較有錢的朋友,希望得到他們的資助。那幾個人看他剛畢業,既沒資金又沒經驗,對他想發展的領域又不熟,因此都不願意資助他。面對這樣的不利狀況,史明傑拿出了他在大學擔任學生幹部所鍛煉出來的溝通本領,反復向他們陳述自己的構想,說明近幾年當地人收入水平不斷上升,很多人想買計算機、玩遊戲,可是這個地區賣計算機的店鋪只有幾家,而且服務又不好。史明傑將自己的計劃、建議、以後公司的發展規劃等都向他們詳細說明了以後,大家看他說得有道理,並且考慮得非常周全,于是就有人把資金借給了他。拿到了這筆錢後,史明傑按自己的計劃創辦公司,銷售業績不斷上升。幾年里,史明傑不但還清了借款,還把公司的經營規模擴大了幾倍。

  可以說,史明傑的成功是溝通帶來的,沒有與那幾個投資人有效的溝通,就不可能有他以後的成功。

  溝通的一個要旨是要懂得,自己一個人說不是溝通,只是表達,讓對方多開口,多傾聽對方的想法,並最大限度地理解對方所表達的意思,這才是真正的溝通。

  1998年,美國一家公司在報紙的經濟專欄上刊登了一則廣告,聲稱要招聘一位溝通能力特別強的人做副經理。一名叫羅內特的男子決定應聘。他回家後仔細研究了這家公司的歷史,並在華爾街上詢問了很多的人,然後在指定的時間來參加面試。

  主考官是公司的老板托德,出乎意料的是,他並沒有先問羅內特什麼問題,而是讓羅內特自己表達。羅內特簡單思考了一下就問托德:“我很高興能有機會與您這樣一位有神奇經歷的成功人士見面,聽說您的公司剛開始時只有一個員工、一間辦公室和一套桌椅,是嗎?”

  接下來托德講述了自己的創業經歷,講述了白手起家的辛酸和每一次成功的喜悅,還講述了在低谷時自己的彷徨和祈禱,不知不覺講了很久,而羅內特似乎也聽得入了迷。

  托德講完後又簡單詢問了羅內特幾個問題,就決定聘用羅內特。他對助手說:“善于傾聽的人才算是學會了與人溝通,羅內特正是我們要找的人。”

  羅內特在應聘時並沒有像一般應聘者一樣,積極地推銷自己,用豐富的語言表達自己,而僅僅是傾聽老板的談話,就達到了應聘成功的效果,這不僅給很多應聘者一個啟示,也是在告訴我們:與人溝通最重要的並不是你多麼能言善辯,而是少說多聽。

  此外,與人溝通還要學會委婉地批評別人的錯誤,盛氣淩人的指責不僅不能使對方接受進而改正,甚至還會引起敵對情緒。

  溝通絕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後天的培育和學習。每個人的學識不同,眼界也會不同,所以要想了解對方,更好地進行溝通,就必須豐富大腦,充實自己,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只有學會溝通,成功才會暢通無阻。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