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6

時間:2012-11-18 18:47   來源:

  這就是由于一次溝通失敗引發的連鎖心理反應,最後升級為“溝通恐懼”。對大多數人來說,溝通恐懼已經超越性格因素的影響,成為人們溝通失敗的首要原因。當這種恐懼發展到一定程度,當事人會害怕任何涉及與他人交往的場景,他們會選擇最大限度地避免與人接觸,甚至退學、辭職,做全職“宅女”或“宅男”。

  恐懼心理無非是害怕自己受到傷害或者受到利益損失。如果不是出于自私的考慮,那麼,你就可以戰勝恐懼。所謂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坦蕩無私,就不會害怕有人對自己不利。同時,人生不怕吃虧,也就不會整天憂慮不安、日夜恐懼了。

  與人交往充滿自信,你就不會為恐懼煩惱。交際過程中,恐懼心理往往是因為自信心不足,害怕別人笑話自己。如果克服自卑心理,你就會消除恐懼心理,正常面對溝通。

  其實要克服溝通恐懼也簡單。首先,要放下思想包袱。應當知道,人不可能事事正確,即使說得不對,也可以改正;做得不成功,也可以作為前車之鑒。聰明才智就是在實踐中增長起來的。

  其次,要鼓起勇氣,敢說第一句話,敢于邁出第一步。當邁出第一步後,你就會感到,這道障礙也不過如此,非常容易克服。害羞的堅壁就被戳穿了,你就會在積極溝通的成功中受到鼓舞。

  最後,要有信心,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要總是否定自己,總是為自己尋找不講話、不行動的理由。NO.5嫉妒別人是溝通的障礙

  西班牙作家賽萬斯指出:“嫉妒者總是用望遠鏡觀察一切,在望遠鏡中,小物體變大,矮個子變成巨人,疑點變成事實。”嫉妒是對與自己有聯係的、強過自己的人的一種不服、不悅、仇視,甚至帶有某種破壞性的危險情感,是通過把自己與他人進行對比,而產生的一種消極心態。當看到與自己有某種聯係的人取得了比自己優越的地位或成績時,便產生一種嫉恨心理;當對方面臨或陷入災難時,就隔岸觀火、幸災樂禍,甚至借助造謠、中傷、刁難、穿小鞋等手段貶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爾所說:“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偉大事業,便盡量去低估他人的偉大,貶低他人的偉大性使之與他本人相齊。”

  什麼樣的人容易嫉妒呢?

  一種是自我意識強的人。什麼事總提到“我”起了什麼作用,“我”做了什麼事,“我的”什麼人是誰(他是什麼大人物)等,這種人處處以自我為中心,在溝通中不善于與人交流。

  還有一種是利己、自私的人。這種人無利不早起,處處找好處,總想讓別人認定自己是一個好人,到處吹噓自己助人,從而掩飾了自己的真面目。在溝通交往中,很多人都不願意和這樣的人交往。

  妒忌不僅妨礙溝通,而且也能嚴重地傷害自己。當你妒性大發之時,心中不安,睡不好,吃不好,情緒消極,正常的人際關係被扭曲了。可以想象,經常嫉妒別人的人,其溝通能力肯定也較差。

  嫉妒是人生中一種消極的負面情緒,更是破壞人們正常溝通的一大罪魁禍首。培根說:“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嫉妒的結果是傷害別人,使別人遠離或厭惡自己,同時使自己痛苦。因此,我們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必須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

  (1)客觀評價自己

  當嫉妒心理萌發時,或是有一定的嫉妒表現時,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從而控制自己的動機和感情。這就需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從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問題。當認清了自己後,再去和人溝通交流,就能平等、正常地溝通了。

  (2)快樂之藥可以治療嫉妒

  快樂之藥可以治療嫉妒,是說要善于從生活中尋找快樂,就像嫉妒者隨時隨處為自己尋找痛苦一樣。如果一個人總是想:比起別人可能得到的歡樂來,我的那一點快樂算得了什麼呢?那麼他就會永遠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帶著嫉妒心理去溝通,效果肯定不好。

  (3)適當運用“阿Q精神”

  嫉妒常常反映出人心理的不平衡。為了緩解這種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我們可以適當地運用一點阿Q的精神勝利法,為自己找個不嫉妒的理由。在不嫉妒的前提下也便于溝通交流。

  (4)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嫉妒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是個人心理中的“我”過于膨脹所致。因此,若能在人際交往中縮小“我”字,同時在嫉妒來臨時,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一想:要是我處在對方的位置上會作何感想?從情感上體驗他人,這樣就能多理解對方,也便于與對方溝通交流。NO.6指責他人不利于溝通

  指責別人,對別人永遠都是一種傷害,不僅于事無補,還會帶來後患。一些無關大局的事情,盡量不要對別人橫加指責,就算是事關大局的事情,也要選擇委婉的方式來提出自己的批評,保護別人的自尊心對別人是一種尊重,而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願意接受你的批評。

  美國丹佛市的麗莎2002年大學畢業後就到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了一名秘書,興奮的她發誓一定要好好工作,成為一名出色的職員。果然,麗莎下了十二分工夫在自己的工作上,每天只要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就一定會留下來加班。

  老板伯恩塞對麗莎的表現很滿意,像這樣勤奮上進的女孩子現在已經不多了,她們都只想著如何享受生活。但是令伯恩塞苦惱的是,麗莎有一個習慣,每次給自己和其他來訪的客人端咖啡時,咖啡杯子里總是裝得滿滿的,幾乎都要溢出來,常常搞得伯恩塞手足無措,因為如果要喝的話,很容易弄臟桌面。有幾次伯恩塞都打算和麗莎談一談,但是他擔心這樣做會傷麗莎的自尊,甚至影響她的工作熱情,這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最可怕的事情了。

  伯恩塞有一次忍不住對妻子說起了這件事,妻子教他一個辦法讓他明天見到麗莎試一試。伯恩塞第二天來到單位把麗莎叫到辦公室,並對她說:“麗莎,你來這里已經有幾個月了,表現得太出色了,你的家人應該為你驕傲,我也為你驕傲,你是無可挑剔的。”

  聽到老板的讚美麗莎臉上露出了羞澀,伯恩塞接著說:“不過,有一件事我要拜托你,我上班時間太愛喝咖啡了,我的私人醫生告訴我,我喝咖啡喝得太多已經影響了身體,以後必須注意。可是我又是一個有點兒健忘的人,我希望你以後能幫助我改正這個習慣,在你每次給我端咖啡時只給我來大半杯好嗎?還有,對于我的客人你也要這樣做,不要在別人面前讓我露餡兒,你知道,老板的身體狀況會直接影響生意的。我清楚這會給你增加麻煩,請你原諒。”

  麗莎受寵若驚地點了點頭,以後果然按照伯恩塞的要求那樣,給老板和客人送來的咖啡都是大半杯,伯恩塞對妻子的計策佩服不已。

  伯恩塞沒有去指責麗莎的行為,而是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不惜說了一個美麗的謊言,巧妙地將對麗莎的要求轉化成為自己的需求。

  人際溝通,盡量不要因為一些無關大局的事情而對別人橫加指責,因為只有你懂得尊重對方,尤其是保護其自尊心,他才願意接受你的批評。NO.7與人交往不要一味盲從

  一些人與人交往時,常常會擔心自己與別人不一樣,怕自己的穿著、行動、言談或思想不被所屬的群體接受,于是選擇心安理得地跟著大眾走,躲在人群中接受保護。然而,你可能沒體會到,這種從眾心理其實最脆弱,也最容易被牽著鼻子走,習慣于盲從別人,很難在溝通中贏得別人的尊重。

編輯:劉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