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投資指南  > 正文

重磅政策勾畫文化産業“錢”景 四領域龍頭股率先受益

2014-03-17 09:23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國務院發佈《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支援文化創意設計類項目進行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援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小微企業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增加適合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企業的融資品種。

  分析人士表示,該《意見》對文化産業形成利好。從2009年《文化産業振興規劃》出臺,到2011年“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文化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再到該《意見》發佈,都意味著文化産業已經成為“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重要推手。根據《意見》內容,以下四領域將成為國家對文化産業重點支援方向。

  第一,《意見》提出“健全品牌價值體系,形成一批綜合實力強的自主品牌,提高整體效益和國際競爭力”,這意味著民族品牌將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利好廣告行銷類企業,相關龍頭股有省廣股份、藍色游標等。

  第二,“推動傳統文化單位發展網際網路新媒體,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鼓勵國有文化企業引進戰略資本,實行股份制改造,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領域,這意味著國有文化企業向新媒體轉型會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利好人民網、浙報傳媒、時代出版、鳳凰傳媒等。

  第三,“推動動漫遊戲等産業優化升級,打造民族品牌,推動動漫遊戲與虛擬倣真技術在設計、製造等産業領域中的整合應用”,利好國産動漫、設計類上市公司,受益個股有奧飛動漫、驊威股份、神州泰嶽等。

  第四,“全面推進三網融合,推動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和互動式網路電視等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智慧社區、智慧家庭建設”,利好廣電類和網際網路電視類上市企業。相關個股有:歌華有線、廣電網路、同洲電子、湖北廣電等。

  近年來,我國文化産業以年均15%的速度在增長,遠高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儘管如此我國文化産業佔GDP比重仍偏低,約為3%左右,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要遠高於中國,美國約佔其GDP四分之一左右。相信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需要,文化産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在文化産業蓬勃發展背景下,其他主營業務發展前景不明朗的上市公司也相繼對文化領域展開直接投資或並購。繼湘鄂情收購兩家影視公司後,熊貓煙花宣佈通過並購進軍影視業。熊貓煙花3月13日公告稱,擬向萬載華海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華海時代100%股權,華海時代股權初步作價約5.5億元。受此消息影響,熊貓煙花上週五復牌一字漲停,報收10.74元。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